U型铁芯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的机理与特性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维护方便等优点,在家用电器领域中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将逐渐取代单相感应电机,但目前对单相永磁同步电机尚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课题以一种新型结构的U型铁芯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从数学模型、参数计算、动态过程以及气隙结构和铜套厚度优化设计等方面入手对该电机进行深入的分析,为U型铁芯单相永磁同步电机性能的准确分析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U型铁芯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不同于一般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针对该电机定子绕组自感与转子转角无关而转子绕组自感及互感为转子转角函数的特点,通过ab旋转坐标系到aβ静止坐标系的变换,建立了U型铁芯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稳态和动态的数学模型。 绕组电感参数计算的精度直接影响电机性能的准确分析。文中利用等效磁路法和二维涡流场的解析计算方法,导出了定子绕组电感和转子铜套等效阻抗的解析表达式,为该类电机的参数计算提供了依据。利用有限元法揭示了U型铁芯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的变化规律。利用A,-A三维有限元法计算了铜套内的涡流,得到了铜套的等效阻抗。将二维和三维磁场的计算结果相结合,确定了绕组的端部漏抗。 起动问题是U型铁芯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该电机的起动过程十分复杂。为了准确地分析该电机的起动特性,本文利用时步有限元法对电机在空载、负载下的起动过程以及电机负载突变时的动态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作为比较,对不带铜套的U型单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空载起动过程也进行了计算,验证了铜套能有效地抑制电机转速波动。针对单相永磁同步电机所特有的旋转方向问题,通过对描述电机动态过程状态方程的求解,分析讨论了合闸相位角α和转子初始角θ0对电机旋转方向的影响。 不对称阶梯气隙的引入和永磁体外侧铜套的采用对U型铁芯单相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和运行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不同的气隙结构参数下利用二维有限元法对定子电枢磁场、永磁体空载磁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气隙结构参数改变时电机电枢磁场、定位转矩和初始相位角θ0的变化曲线。利用有限元法得到了电机转速偏离同步转速的百分数、铜套内的涡流损耗与铜套厚度的关系曲线。这些曲线为U型铁芯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铜套内的涡流损耗使转子温度升高,永磁体的磁化性能随之改变。为了确定温升对永磁体磁化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U型铁芯单相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三维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的数学模型,基于流体相似理论确定了散热系数,结合涡流场计算中损耗的计算结果,计算了永磁体的平均温度;进一步得到了永磁体的平均温度与铜套厚度的关系曲线。 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样机进行了电感测试,温度测试和空载、负载起动实验,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所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针对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技术在预测精度、可靠性及适应性上存在的不足开展研究,主要对提高预测精度和可靠性的算法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由于国内风电功率预测的研究很少考虑数据的预处理部分,没有充分挖掘及有效利用数据包含的信息,没有充分考虑数值天气因素的影响。针对此现象,本文提出采用基于密度的局部离群点检测方法LOF(Local Outlier Factor)将离群点挖掘出来,并在传统相似日
无轴承电机利用磁轴承结构与交流电机定子结构的相似性,把产生电磁悬浮力的绕组集成到电机中,从而同时实现转子旋转和悬浮控制。无轴承电机在继承磁轴承无磨损、无摩擦、无需润滑以及密封性好、便于维护等优点的同时,轴向长度也得到充分利用,便于电机向大功率和高速化领域发展。开关磁阻电机作为结构最简单的一种交流电机之一,具有维护方便,容错性能强,高速适应性能极佳等显著特点。无轴承技术在开关磁阻电机中的应用将有望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