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理论视角下《论语》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p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界出现了“文化转向”。比利时学者勒菲弗尔提出著名的翻译改写理论。他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改写,并且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翻译主要受到三个控制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中国古典书籍,有许多英译本。其中,第一位中国译者是辜鸿铭。在他1898年的译本中,他引用歌德等著名西方名人的言语来翻译《论语》,目的是使他的译本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另一位译者是韦利。他1938年的译本揭示了孔子的真实思想,并且与原文风格一致,这与之前西方传教士的译本截然不同,在西方文集和翻译领域得到很高评价。作者在对比研究辜鸿铭和韦利的译本中发现,学者们对韦利的译本研究较少,从改写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两位译者的译本就更少。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试图用描写方法来分析两个英译本。通过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发现,韦利和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影响。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韦利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他选择英译《论语》,想通过东方的智慧来拯救战后的西方社会,更重要的是想向西方读者揭示最初编纂者的意旨,还原古代真实的孔子,因此他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来翻译《论语》;辜鸿铭对当时中国以引进西方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表示不满,因而选择向西方介绍《论语》,排除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误解,改变中国的落后地位,因此他主要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来减少西方读者的阅读障碍并增加他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度。从诗学层面来看,为了融入当时的西方文学,辜鸿铭受到西方诗学的影响,译文选材主题符合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的道德教育功能和西方基督教的影响;韦利则顺应当时流行的诗歌运动,并与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和庞德-艾略特的诗人圈相和,译文简洁,且与原文风格接近。从赞助人层面来看,韦利和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所受到赞助人的影响非常有限。本文进一步论证了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将来的文学翻译评论提供了借鉴和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快速格式化是高级格式化中的一种特殊形式。逻辑盘被快速格式化后数据能否恢复取决于快速格式化操作对原来文件系统中所存储数据的破坏程度。以Windows 7为平台,Win Hex 15.0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运输结构和增加铁路运输量的决策部署,沈阳局集团公司积极探索提升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产品供给的举措。概述沈阳局集团公司铁路集疏港运量现
有的人一生顺利,有的人命运坎坷;有的人事业辉煌,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历尽失败最终成功,有的人竭力奋斗却一事无成。仿佛有一只看不到的手在指挥着人们的命运。其实这只无形的手不是别的,正是人的习惯。古罗马著名的学者西赛罗说过:“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的确如此,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我们每天大部分的行为都是出自习惯的支配。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那些习以为常的老习惯,有时是决定一
实验作业,作为课堂实验的延伸,对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有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对实验作业如何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
中韩建交20年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更为活跃。2014年7月至8月期间,中国吉林动画学院以中韩文化交流项目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省职工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噻托
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标准化和本土化一直都是两难的选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全实施标准化或者本土化战略的跨国公司都不多,大部分企业都兼而有之,即在企业经营中的某些环节实施本土
<正>[本刊讯]2016年7月16-17日,"第五届全国公共领域冲突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办。来自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