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佐剂关节炎模型CCR5基因干扰治疗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RA的病因至今不明,目前也尚无特效治疗手段。T、B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引发的滑膜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激活和增殖是RA病变形成的最重要细胞学基础。在RA的病变滑膜,可以看到大量T淋巴细胞围绕新生血管分布及由T、B淋巴细胞组成的类似淋巴结的结构。这种病理性淋巴细胞的聚集是病变关节滑膜炎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在这种炎性细胞的定向趋化和聚集过程中,趋化因子受体及其配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类含70~90个氨基酸残基的分泌型细胞因子。根据其分子内特定半胱氨酸的数量及位置可分为CXC、CC、C、CX3C四个亚族,趋化因子具有激活各类白细胞,促进其游走聚集,引起炎症反应的功能,趋化因子受体5(CCR5)是CC亚族趋化因子MIP-1a(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 a)、MIP-1β和RANTES(正常T细胞活化后表达和分泌的调节蛋白)的特异性受体。在已知的趋化因子受体中,CCR5及其配体RANTES及MIP-1在RA的病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类RA患者及RA模型鼠的滑膜组织,CCR5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显著增强,且其配体的表达也明显提高。相关研究说明CCR5及其配体作用经路在RA滑膜炎性细胞趋化和浸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寻找一种真正可以用于临床的抑制CCR5表达的方法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ing,RNAi)是利用生物进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种mRNA表达抑制机制,人工引入互补的小干扰RNA,最终实现目的基因表达抑制-即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效率高,靶向性强等特点。目前,RNAi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功能鉴定、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及艾滋病治疗等多个医学领域。作为HIV病毒感染人CD4+巨噬细胞的必须协同受体,利用RNAi技术抑制CCR5表达的工作在艾滋病领域得到了深入研究,并显示了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而在RA领域,目前尚无应用RNAi抑制CCR5表达的研究,我们将通过体外研究构建大鼠CCR5 mRNA的siRNA表达质粒,并通过293T工具细胞筛选出特异性质粒,采用大鼠佐剂关节炎模型,通过在体电穿孔的方法进行RNA干扰,抑制其CCR5 mRNA的表达,以明确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RA的治疗探寻一种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  1、根据靶基因设计原则设计并构建大鼠CCR5 siRNA表达质粒及CCR5过表达质粒,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293T细胞,应用Westemblot检测rCCR5蛋白表达水平, real time PCR检测rCCR5 mRNA表达水平,筛选出特异性CCR5 siRNA表达质粒。  2、建立AIA大鼠模型,电穿孔法进行动物在体的CCR5 siRNA质粒转染,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位置及效果。临床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及关节滑膜病理评分,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PCR分析CCR5蛋白及mRNA表达的情况,评估CCR5基因治疗效果。  结果:  1、各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见到细胞内发出均匀明亮的绿色荧光。转染后24小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表达EGFP的阳性细胞百分比,67±3.2%。  2、293T细胞共转染后36小时检测CCR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D1质粒相比其它3组质粒及NC质粒对CCR5的干扰抑制作用最强,(P<0.01),为有效筛选靶点。  3、动态观察Wistar大鼠转染后1~5天,转染后1天可以看到EGFP蛋白的表达,表达强度随着时间逐渐增高,3天时达高峰,之后EGFP的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低,而在对侧未干扰关节未发现荧光的表达。  4、Wistar大鼠FCA免疫后7天起出现部分大鼠关节红肿,第14~18天FCA组大鼠100%出现关节红肿,第28天达最高峰。CCR5 RNA干扰治疗后AIA大鼠体重下降程度及关节炎指数改善,左侧关节肿胀度明显改善。  5、CCR5 RNA干扰治疗后AIA大鼠局部滑膜病理学评分明显改善(P<0.05)对侧未观察到改善。  6、CCR5 RNA干扰治疗后滑膜CCR5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  结论:  1、D1 siRNA组与未转染对照组、阴性序列对照组、其它siRNA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大鼠CCR5的蛋白表达。  2、D1 siRNA组与未转染对照组、过表达CCR5质粒组、阴性序列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大鼠CCR5 mRNA表达。  3、D1 siRNA针对大鼠CCR5 mRNA的靶序列为CAGGGATCTATCACATTGGTT。  4、CCR5 RNA干扰治疗可以改善AIA大鼠的临床症状及关节炎指数,明显改善AIA大鼠的局部关节肿胀度。  5、CCR5 RNA干扰治疗可以明显改善AIA大鼠局部关节的病理过程。  6、CCR5 RNA干扰治疗主要作用于局部关节,对对侧及双前肢关节炎症无明显治疗作用。  7、成功的进行CCR5 siRNA表达质粒在体电转染,为今后关节局部基因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 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CK-19、hMAM)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进一步提高微转移灶的检出率。  方法:对患侧乳房肿块进行穿刺活检后确诊为乳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机制,并从菌株、质粒和基因转移元件的分子遗传水平,系统地诠释blaNDM-5传播的分子机制,从而为临床抗生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6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非重复菌株共35株;MIC法检测这些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三维试验和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和相对应的基因型;针对12株NDM-5阳性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