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竞争策略研究——以世界移动通信产业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网络外部性市场后入者的角度,以世界移动通信产业为例,对网络外部性以及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竞争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存在着阻止后入者进入的强大壁垒,但只要市场后入者选择合适的竞争策略,就能有效克服壁垒的阻碍,成功进入网络外部性市场,并进一步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网络外部性,是指使用者从产品消费中得到的效用随着消费同一产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网络外部性市场特有的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竞争机制,使得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竞争均衡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市场的特征:均衡状态时垄断或寡占形式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均衡锁定以及锁定技术的次优性。较之与传统市场,网络外部性市场均衡的独特特性形成了阻碍市场后入者进入的更难以翻越的壁垒。 但是市场竞争均衡的路径依赖性的可改变性、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可引导性以及市场后入者的比较竞争优势,这些都使得市场后入者成功进入网络外部性市场具有可行性。因此对于市场后入者而言,主动权仍然掌握在自己手里。市场后入者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竞争策略,影响市场均衡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并借助网络外部性市场正反馈机制的放大效应,加快这一演变进程,最终克服进入壁垒的阻碍,成功进入市场。 网络外部性市场的竞争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标准选择阶段与产品市场竞争阶段,相应的,厂商的策略也主要表现为标准选择阶段的兼容性策略以及产品市场竞争阶段的引入时机策略、克服转移成本壁垒策略、价格策略与差异化策略。本文对市场后入者在每一种策略上的最优选择均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了只要竞争策略选择得当,后入者完全可以成功进入网络外部性市场,甚至取代在位者,成为市场中新的垄断者。并且随着市场竞争阶段的不同以及市场后入者在竞争中所处的相对竞争地位的变化,市场后入者的策略选择也应该呈现出动态变化性。 依据网络外部性产生的不同来源,可将网络外部性划分为两类: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在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除上述的策略外,还存在着一些独特的竞争策略可供厂商选择,主要包括封锁策略以及双边市场中的价格策略。这些别具特色的策略源于间接网络外部性内在的运行机制,即组成一个系统产品的组件之间的互补性。论文对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竞争者的最优策略选择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与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类似的结论,即对于间接网络外部性市场中的后入者而言,适宜的竞争策略也有助于其克服网络外部性市场的进入壁垒,并进一步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后入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其他文献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阴影重重,重创全球经济;2009年尾,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经历了艰难探底,已经止住了下滑趋势,步入“后危机时代”.但是,全球经济是否已全面复苏?
期刊
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把海峡西岸经
文章将从普洱茶产业中的自然方面——地理地貌特征、茶树种类分布、集聚区生态效应、茶树生长和其他植被的生态关系以及社会影响因素方面中的政策、厂商发展理念、消费者、电
期刊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按照可变价格计算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15%,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经济总量一直稳居世界各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