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念性景观的发展史贯穿了建筑艺术的发展史。纪念性景观的创作涉及到社会、政治、民族、历史、文化,其影响力自然高于一般建筑。因而,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人把纪念性景观/建筑比做建筑中的诗,是因为纪念性景观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这种艺术感染力是基于纪念性景观丰富的表现性。在当代,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纪念性景观也有了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新的表现。其精神实质与表现手法都与传统的纪念性建筑有了明显的不同。本论文着重从三个方面阐述纪念性景观的表现:一是表现形式;二是表现特征;三是表现方法。并对每种情况,文中分别列举了一定数量的实例,力求较全面地反映纪念性景观的丰富多彩的表现。最后,对纪念性表现出的多元特征进行了概括分类,提出表现手法的一些基本规律,并总结了对我们的设计实践的启发意义。 本文结合纪念性景观实例分析为研究基础,并结合相关社会科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引入景观设计学科的相关理论概念,从读者论和作品论的角度来剖析纪念性建筑的创作规律。文章首先运用文化发展阶段性比较的方法对纪念性景观进行时代划分,然后从观者和创作者两个角度分析了纪念性景观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对纪念性景观表现和表达方式作了论述与分析。 本文力求挖掘纪念性景观表现和表达的影响因素。其中,强调了观者和创作者的沟通方式是纪念性景观创作的依据;总结出纪念性景观主题意义及表现的共性特征。由于纪念性景观的跨度和广度具有较强特殊性,这给本文论述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对纪念性景观的表现进行的分析,是希望能对纪念性景观的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