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合理分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其在社会医疗保障方面所起作用,为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引起多方思考。双向转诊制度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以实现自身功能的重要途径,它能促使社会医疗资源被更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但目前这一制度目前在我国开展时面临诸多挑战,对双向转诊实现机制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市C区作为实证调研的对象,详细考察了该区三家采用不同管理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较了三种不同管理模式下双向转诊工作实现路径及其利弊。公立医疗集团模式下转诊渠道通畅便捷,但转诊方向比较固定;政府公办公营模式下转诊较为自由,但转诊关系松散;民间资本运营模式下转诊形式多样,但逐利性可能导致转诊服务被接受程度低。笔者认为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模式都不能并很好地促进双向转诊的实现,而国外相关经验又无法照搬。在分析借鉴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应建立适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多方和谐互动的模式,也就是要在享受政府主导所能带来的公益性、稳定性前提下,充分分享大医院及医疗集团的专业性、灵活性,合理利用和配置有限的卫生服务资源,克服单纯依靠某一方面所带来的弊端,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多渠道获得支持。这一模式下双向转诊的实现机制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自我完善机制、政府政策引导机制、双向转诊的规范运行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