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滩》对传统荒岛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87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滩》(The Beach)发表于1996年,2000年被拍摄成为同名电影,是美国作家亚历克斯·加兰(Alex Garland,1970---)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采用传统荒岛小说的奇幻冒险情节,作品表达了回归自然的主题,道破了现代人生活与幻想的虚幻和脆弱,揭露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是新时期最重要的一部荒岛小说。作为荒岛小说,《海滩》对传统荒岛文学的继承是显而易见的,二者的叙事场景与情节结构具有相似性,都涉及对人性的评判,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然而细读文本可知,《海滩》在情节设计、人物书写、叙事策略、主题思想等几个方面都显示出与《鲁兵逊漂流记》、《珊瑚岛》等传统荒岛小说迥然不同的特征。本文把《海滩》放在传统荒岛小说的发展体系中,从上述四个方面分析其作为一部著名荒岛小说对传统荒岛小说的继承与突破。本文绪论主要介绍了传统荒岛文学的发展及其写作特点,分析了《海滩》的创作背景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正文部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分析《海滩》与传统荒岛小说在情节上的共性——情节三步曲,论证其对传统荒岛小说的继承,进而从流落荒岛原因的嬗变、情节的“突转”和图像叙事等方面揭示出《海滩》不同于以往传统荒岛小说的新特性;第二章首先以《暴风雨》、《鲁滨逊漂流记》、《珊瑚岛》为例,分析传统荒岛小说善于展现人性中光辉善良一面的特点,接着探讨《海滩》中对人性多恶的描写,最后从女性人物在传统荒岛小说中的缺失到《海滩》中的回归,论证《海滩》在人物书写方面对传统荒岛小说的突破。第三章首先从陌生化、理想化、抽象化这三方面分析《海滩》在叙事空间上对传统荒岛小说的继承,接着以《鲁兵逊漂流记》为例,比较分析《海滩》对传统荒岛小说线性叙事结构的突破,最后通过分析《海滩》对经典荒岛文学作品别出心裁的戏仿,探讨《海滩》叙事艺术的独特魅力;论文最后一章首先以《鲁滨逊漂流记》与《珊瑚岛》为例,分析传统荒岛小说的乐观、理性主义传统,接着通过分析主人公理查德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想摆脱现代文明的桎梏,试图以回归自然的方式重建人类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现代社会种种物质的诱惑,指出《海滩》作者所论述的悲观主义情怀,及其对理性主义的反叛。在此基础上,论文得出结论:《海滩》既在叙事场景与情节结构方面对荒岛小说有继承,又在情节设计、人物书写、叙事策略、主题思想等方面有发展,荒岛小说家希望通过回归自然的方式来解决人类面临的时代难题,但“海滩”最后的黯然消逝,蕴含着现代荒岛小说作家对人类与自然前景的担忧与疑虑。
其他文献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和硬度试验以及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600MPa级钛微合金化高强钢焊接接头性能及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具有
新移民文学最初只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新移民文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逐渐繁荣之势。 新移民文学创作群中
作为纯粹的私人话语,书信这种无意于发表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巴金的新材料和新视角。巴金书信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令人目不暇接。相比之下,书信研究在巴金研究中还处于薄
学位
《诗人主客图》是晚唐的一部重要文献。中晚唐时期,诗坛呈现风格多样,流派众多的局面,它的撰者张为是对这一盛况的“忠实记录者”,他按风格的不同明确将中晚唐部分诗人划分为六个
大江健三郎与莫言是中、日具有较大文学影响而在创作上带有浓郁“故乡情结”的两位作家,其创作中的“故乡想象”和艺术征象有诸多相通之处,在他们所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大江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