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政策对调节商品出口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go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基于PTM模型的人民币汇率传递研究来分析汇率,尤其是升值政策对调节贸易收支的有效性问题。我们在Mahdavi(2000)对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宏观研究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汇率的不完全传递性和其成本机理。我们的研究特别将受到汇率严重影响的材料成本剔除在生产成本之外,这种做法对存在大比例的加工贸易的国家,如中国,相当重要,因为这样可以更为精确地衡量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的变动关系。我们利用Eviews对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数据进行回归,结果表明从汇率传递的角度上来说,汇率政策不能完全有效地调节贸易。我们研究的结果还表明:中国的出口具有明显的依市场定价特点,这表现在汇率传递是不完全;汇率的不完全传递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除去进口原材料成本的影响因素,国内生产成本对出口产品的价格没有影响和出口退税率上调具有明显的促进出口的作用。进一步对汇率不完全传递成本的研究发现:虽然对发达出口国家的实证表明了诸如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出口大国在本国货币升值时也存在明显的PTM行为,但是同样行为背后的机理是不同的。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和我们的分析,我们发现发达国家的PTM主要通过控制劳动力成本,规模经济和出口筛选机制来转移汇率不完全传递带来的成本问题。然而这些机制都不适用于中国。中国企业目前更多地是利用政策的优惠,如出口退税带来的好处弥补汇率带来的损失。这种做法虽然可以短期维持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但是却损害了整个社会的。福利,对长期经济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国共成立了60只封闭式基金,目前还在运行的有38只,而开放式基金已有282只,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滞后。而在西方国家,封闭式基金在很长时间内都具有重要
文章以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作为主要测量维度,构建了基于预期—比较范式的网站用户信息满意测评模型,然后采集数据,运用PLS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网站用户信息满意测评模型进行验
提出一种基于网络传输误差的控制系统调度方法,分析经典的静态和动态调度策略,给出通信网络的可调度性判据和网络调度下的控制性能稳定性约束。针对不可调度情况,使用网络监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