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电信企业适应性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客户需求千差万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信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为适应如此复杂的环境变化,各电信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探索。然而,传统静态的战略管理并不能适应多变的环境,而且对企业适应性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与重视。本文对电信企业战略绩效管理核心工具平衡计分卡进行了整体的、系统的研究,并致力于企业战略绩效与适应性匹配机制的建立,为提高企业适应外部环境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本文对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等理论,分析了电信企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了电信企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将电信企业适应性指标归因到战略地图各层面,以便及时发现战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为电信企业动态战略管理和提高企业适应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操模型,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在充分研究电信企业适应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CAS理论和电信企业适应性影响因素结合起来,构建了全面、系统的电信企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剖析了外部环境刺激于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其归类为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四大类;同时,本文提出了测算和分析企业适应性各关键指标的科学方法,企业管理者可据此得出企业的适应性现状,并发现企业适应性短板指标。其次,提出了电信企业动态战略绩效管理与适应性模型的匹配机制,并将企业适应性指标归因到战略地图的各个层面。在战略地图中定位出企业的战略偏差,指导企业通过战略的调整使适应性重要指标提升。同时,该匹配机制可以及时测评电信企业与环境的适应性,明确了动态战略管理的制定和更新的方向,促进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电信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方式,得出电信企业适应性评价指标权重。利用联通公司2009年的企业运营数据,对该公司的企业适应性进行实证评估,并最终计算出适应性评价结果。根据数据运算结果对增强企业适应性提出了改进建议及方向,并为战略优化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也可以理解成为传统商业银行在新技术推动下的业务升级发展、渠道和形式不断拓宽的表现形式。所以商业银行业务终将向互联网化转型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商业、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和个人消费需求的功能齐全的现代商业银行。  一、打造共赢的生态圈  传统的商业银行是“供——销”一体,“总行——分行——支行——网点”的服务模式,银行通过自已的物理网点为客户提供服务入口,自产自销,自成一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