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的提出,依据国家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针对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特征,建设具有较强地域性的秦岭河谷型乡镇绿色庭院是对当地乡镇城镇发展十分有意义的一项研究。建造适宜当地气候、满足空间需求、赋予地域特征的绿色庭院,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达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目标,在秦岭河谷型乡镇建设中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与实用价值。本课题的调研对象主要选择了秦岭南麓、北麓及腹地的多个河谷型乡镇及其下属村落进行总体调研,并选择其中不同时期、不同材料的典型庭院进行了物理测试。旨在发现秦岭河谷型乡镇庭院中的现存问题,融入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并初探绿色庭院秦岭河谷型乡镇的设计方法。本篇论文,在国家倡导的发展地域性建筑的总目标下,依据对建筑使用者的调查及建筑测试等相关了解后,结合当地自然特征、建筑需求、节能减排等要求与建筑空间组合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居环境学等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秦岭河谷型乡镇绿色庭院设计的探索研究,总结与秦岭河谷型乡镇绿色庭院相适宜的设计方法与设计原则,从庭院所处的自然条件、现状下的空间特征以及居民生活需求的充分分析,提出绿色庭院的设计目标,对秦岭河谷型乡镇既有庭院和新建绿色庭园的改造措施进行初探。结合上述内容,总结秦岭河谷型乡镇绿色庭院中庭院空间形态、建筑型体选择、住宅平面组合、围护结构节能措施等的适应性设计,为乡镇及下属行政村内的居民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且符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庭院。本课题的研究将对秦岭河谷型乡镇及与其具有相似背景的乡镇中的绿色庭院设计提供较高的理论参考性和实践适用性,倡导了绿色建筑在庭院设计中的科学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