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就成为了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的热点之一。宁夏贺兰山位于我国温带草原区与荒漠区的交界处,为我国西北干旱风沙地区典型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油松作为贺兰山林区的主要建群种,对其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分析,对评价该区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宁夏贺兰山天然油松为研究对象,对贺兰山天然油松的生物量转换因子、生物量蓄积量关系模型、各组分生物量与蓄积量的关系、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12块标准样地资料,对宁夏贺兰山天然油松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贺兰山天然油松生物量转换因子在0.77和1.39之间变动,平均值为0.89。2.对地上生物量随其蓄积量的变化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并建立了相关方程,贺兰山油松的生物量随蓄积量增加而增加,且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874,因而在今后估测油松林地上生物量时运用其相关方程是合理的。3.贺兰山油松各组分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树干生物量与蓄积量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达到0.9722,其次为树枝,相关系数为0.9402,树皮和树叶与蓄积量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利用贺兰山森林清查资料,结合生物量蓄积量相关方程,对贺兰山天然油松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宁夏贺兰山天然油松林碳储量为11.7262×104t,其中,中龄林碳储量为0.1371×104t,近熟林碳储量为11.5891×104t。近熟林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8.8%,中龄林仅占到0.12%。近熟林、中龄林碳密度分别为36.46 t/ hm2、33.44 t/ hm2。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2)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宁夏贺兰山大水沟管理站油松林碳储量为3.9726×104t,苏峪口管理站为7.7358×104t,马莲口管理站为0.0181×104t,苏峪口管理站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66.0%,马莲口仅占0.2%;碳密度以马莲口管理站最大,为39.31 t/ hm2,其次为苏峪口管理站和大水沟管理站。3)就各组分的碳储量而言,无论是不同林龄,还是不同的区域,均以树干的碳储量所占比例最大,其排序为:树干>树枝>树叶>树皮,碳密度也以树干最大。5.对不同的测树因子和生态因子与碳储量的相关性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和胸径对碳储量的影响最大,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就林龄、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和坡度等几个因子对碳储量的影响做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宁夏贺兰山天然油松林碳储量受林龄、胸径、树高三个因子的影响比较大,均达到显著水平,而密度对碳储量的影响不显著。对不同的生态因子而言,郁闭度和坡度对碳储量的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