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TBI按损伤发生的前后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颅脑损伤。原发性颅脑损伤发生在损伤瞬间并立即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其治疗相对困难。继发性颅脑损伤于脑损伤后发生,主要涉及钙超载、炎症因子释放、诱导神经细胞不正常凋亡等过程。因此,其成为临床医师治疗颅脑损伤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重型颅脑损伤诊治指南(第四版)》提出: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发生临床外伤性癫痫的比率达12%,而使用脑电图检出亚临床癫痫发作的患者比例高达20%-25%。因此,急性重型颅脑损伤(acute severe brain injury,ASBI)需常规给予药物预防外伤性癫痫发生。目前,临床上预防外伤性癫痫的一线药物主要有苯妥英(phenytoin,PHT)、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等。丙戊酸钠及苯妥英钠作为临床上两种常用的抗癫痫药,有效成分为VPA及PHT。《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和外伤后癫痫的预防及治疗指南(草案)》推荐:VPA及PHT可常规应用预防外伤性癫痫。临床研究表明:应用VPA与PHT预防外伤性癫痫后癫痫的总体发生率相似。近年来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表明,VPA在治疗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方面有显著疗效,具有抗炎、抗细胞凋亡和促进神经生长等作用。Elizabeth通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明确指出,PHT可有效预防外伤性癫痫,但对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保护无统计学意义。目的观察VPA对ASBI患者伤后14天内血清中IL-6、NSE水平变化;观察VPA对ASB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探讨VPA对AS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连续纳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ASBI患者92例,其中2人治疗期间不配合,2人治疗期间死亡。最终入选病例总数为88例。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中应用丙戊酸钠,45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中应用苯妥英钠,43例);两组患者均于颅脑损伤后第1、2、3、7、14d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NSE及IL-6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d对两组患者进行GCS评分;并在治疗后1月及3月时进行GOS评分;在治疗后21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中的IL-6及NSE水平在损伤后第1d均迅速增加,IL-6水平在第2d达到最高峰,第3、7d的IL-6水平呈下降趋势,第14d的IL-6水平较7d有所上升;NSE水平在第2d达到第1个高峰,第3天呈下降趋势,第7d上升且达到第最高峰,第14d又呈下降趋势。相同时刻IL-6、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第1d无统计学差异,第2、3、7、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14d时GC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1d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月及治疗后3月时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1d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A对ASB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有效抑制IL-6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减少神经细胞不正常凋亡而降低NSE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