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民本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csv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民本思想最早萌芽于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在齐鲁大地得到了飞速发展并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民本思想的源头。由于民本思想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迄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对于不同地域民本思想差异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因此,本文从齐、鲁文化地域性差异入手,深入探讨齐、鲁两地民本思想的异同。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齐、鲁民本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立国方针对齐、鲁民本思想形成的影响。鲁地深受礼乐文化和“敬天保民”思想影响,形成了以“仁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而齐国民本思想深受务实开放的齐文化影响,更加关心人民的利益问题,将“富民”作为其民本思想的核心。二、三两章着重梳理了齐、鲁两地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齐国以管仲和晏婴为代表,管仲的民本思想以富民为核心,指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晏子生活在姜齐政权的衰落之际,他虽身处乱世,但继承了齐国特别是管仲以来的民本思想,提出了“薄身厚民而不刻民”、“省刑罚”、“薄赋敛”等观点,为维护姜齐政权,定邦安民起到了积极作用。鲁国以孔、孟为代表,孔子的民本思想以“仁”为出发点,他吸收并发展了周代以来的“敬天保民”思想,主张治理国家要以“德治”为主。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和“民贵君轻”的理论,把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四章综合分析了齐、鲁两地民本思想的异同,总体来说,齐、鲁两地的民本思想有着相同的渊源,都主张要爱民、富民、教民。但由于地理环境和立国方针等差异,齐、鲁两地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治理想,齐国好利,从而形成了以“富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而富民则是为了富国强兵,一统天下。鲁国的民本思想中,富民的目的是为了道德教化,民众只有富裕了才有利于实现仁爱社会。第五章主要探讨了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也是稷下学宫最后一位大师。荀子的民本思想,既继承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又渗透着齐文化的深刻影响。他“人性本恶”的人性学说,王霸兼用的政治主张,尊君重民的君民关系理论,无一不透显出齐鲁民本思想的融合。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齐、鲁两地民本思想异同比较,不仅详细探讨了齐、鲁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而且深化了对民本思想地域性差异的认识,丰富了民本思想的纵向比较。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含有两尺寸组粒子分布的多相材料的再结晶过程.建立了可描述大粒子激发形核和小粒子钉扎作用的Monte-Carlo仿真模型.利用仿真定量研究
本文分别从农村住房产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两个方面对农户不完全产权抵押贷款进行相关探讨,针对目前存在的阻碍农村抵押贷款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提出了可行的改革措施。本
目的:观察岩黄连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岩黄连注射50 mg,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30 mL均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111)基片上沉积 Au/NiCr/Ta多层金属膜利用XRD分析晶体取向,SEM观察表面和断面形貌,AFM研究表面粗糙度,纳米压入研究薄膜硬度.结果表明薄膜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