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属于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目前房颤的患病人数日益增长,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这与人口的增长及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息息相关。房颤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不仅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还可导致猝死及其余心血管疾病,可使死亡和心衰风险增加1.5-2倍,中风和全身血栓栓塞风险增加5倍。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运动耐量可因此严重受损,同时增加医疗费用。恢复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的重点,而射频消融术是房颤复律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治疗房颤,因此各国指南均以更高级别推荐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来治疗房颤。但目前射频消融术的广泛应用受到其较高复发率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便于射频消融术的推广。目前许多研究着眼于房颤的“上游”治疗上。上游治疗的靶点着眼于心房和心室重构相关的结构改变(例如炎症,细胞死亡,氧化应激,肥大和纤维化)。他汀类药物,作为传统的降脂药物,目前已证实在抗炎、抗氧化应激、减少心肌纤维化及延缓心房重构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推测其在预防房颤发生及复发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证实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其房颤的发生及复发,同时相关研究也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房颤患者电复律后房颤的复发率,然而对于他汀类药物能否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率相关的研究却较少且结论并不统一,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他汀类药物是否能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为减少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高复发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以期待能更好的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目的:通过进行Meta分析进一步探究他汀类药物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3个检索系统截至2017年4月为止所有关于他汀类药物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影响的文章,确定最终纳入文献,并将数据代入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CIs),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I~2统计量检验,I~2及P值统计量检验估计异质性大小。结果:研究共纳入9篇文章,1607名患者。最终得出他汀类药物不能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的结论(OR 0.81,95%CI 0.59–1.10,P=0.18)。文章同时纳入了观察性研究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因此研究根据文章类型进行了亚组分析。观察性研究组同样证实他汀类不能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OR 1.03,95%CI 0.78–1.36,P=0.82)。然而随机对照研究组则得出相反结论,证实他汀类能够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OR 0.47,95%CI0.30–0.75,P=0.001)。结论:随机对照研究组中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而整体研究及观察性研究组则显示他汀类药物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