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居第4位,死亡率居第5位。目前结肠癌的治疗为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进入21世纪,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各专业的深入发展,人们已经不单单满足于肿瘤学的根治性切除,对形体外观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腹部无辅助切口的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应运而生。NOSES手术主要采用标本从人体自然腔道(肛门、阴道)取出并完成消化道的重建,术后腹部仅有几处Trocar瘢痕,更加完美的诠释了微创的理念,真正达到了腹部无辅助切口的目的。经阴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经典的NOSES术式之一,随着NOSES术式被越来越多的结直肠外科医生所接受,NOSES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了NOSES术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对NOSES术式的近期疗效进行评估。目的:探讨经阴道取标本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NOSES)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6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肛肠外科连续实施的90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2例行完全腔镜下吻合经阴道取标本的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组),58例行传统的腹壁小切口取标本手术(LAP组)。使用患者的一般资料用倾向值评分匹配法1:1匹配成功31对病例,并对其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倾向值评分匹配后两组基线资料在组间分布平衡,两组共6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冲洗液肿瘤细胞检测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随访情况及术后盆底功能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开始前冲洗液中均未检出肿瘤细胞和细菌。与LAP组相比,NOSE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6.4%vs.29.0%,P=0.006),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2.58±0.92 vs.3.42±0.92,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6.68±1.47 vs.9.58±2.22,P<0.001),术后疼痛评分更低(术后第1天:2.35±1.52 vs.4.87±1.50;术后第3天:1.81±1.11 vs.4.00±1.18;术后第5天:1.45±1.00 vs.2.97±1.17;P<0.001),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更低(12.9%vs.61.3%,P<0.001),患者对术后腹壁外观满意程度更高(100%vs.23.6%,P<0.001)。结论:本研究应用倾向值匹配评分的方法去除混杂因素,回顾性分析了经阴道取标本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研究结果显示经阴道取标本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满意,保证无菌、无瘤的同时,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壁外观更加美观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