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是人们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水平及环境条件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耕地产出水平及农产品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对农业发展及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耕地与人口、耕地与资源、耕地与环境、耕地与粮食,这些已成为世界各国及科学研究领域高度关注所的重要问题。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亟需对耕地土壤质量及环境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只有查清耕地基础生产能力、土壤肥力状况、环境质量状况及土壤障碍因素,才能为制定农业安全生产规划、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及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耕地的改良与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以湖北省鄂州市为试点进行了耕地地力调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GIS工具,实现了对耕地地力的调查评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 1.耕地地力评价。本文以湖北省鄂州市为例,收集与整理了相关的图件资料、数据资料、文本资料和多媒体资料等。以土壤图和土地利用图叠加形成的单元为评价单元,选择了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耕层质地、PH、CEC、耕层厚度、冬季地下水位、成土母质、坡相、熟制、排涝能力、障碍层次等13个因素作为鄂州市耕地地力评价的指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相应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应用评价模型,确定耕地的基础地力。结果表明,鄂州市耕地总面积为40933.3公顷,其中一等地1462.5公顷,占总面积的3.6%,二等地,7692.1公顷,占总面积的18.8%,三等地16079.3公顷,占总面积的39.3%,四等地12733.6公顷,占总面积的31.1%,五等地2625.7公顷,占总面积的6.4%,六等地299.2公顷,占总面积的0.7%。 3.推荐施肥。利用GIS对鄂州市杜山镇耕地养分状况进行分等定级研究,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定位,以500m×500m网格法取得表层土样134份,分析样品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等5项指标,用综合评分法将耕地养分进行分级,同时研究了基于养分等级的推荐施肥方法。 2.成果的网络发布。Web技术与GIS的迅猛发展与相互融合,产生了基于因特网的WebGIS,从而拓宽了信息发布渠道,使得信息共享更为方便。本文以ERSI公司的ArcIMS为发布平台,设计实现了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的互联网县市级耕地地力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湖北省鄂州市土地利用、土种信息、土壤养分分布信息及耕地地力等级的动态查询、矢量地图的显示缩放、距离量测、缓冲区分析等诸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