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中,产品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表现,企业在创新产品的研发上投入很多,然而创新产品孵化成功率仅有5%,而“侥幸”存活下来的产品也只是“昙花一现”。作为创新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创新产品时,产品本身质量固然重要,但不是他们做出决策的唯一考虑因素,购买该产品的其他消费者人数和兼容性的互补产品的数量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采纳意愿,创新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属性。事实证明,忽视从市场角度出发探讨消费者对产品创新的采用可能会导致企业陷于只追求技术创新,而不重视创新商业化是否成功的陷阱。基于此,本文从消费者角度,探讨网络外部性对创新产品采纳意愿的作用机理,并引入激励理论的两个因素作为中介变量,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趣味性两个维度来研究,旨在分析网络外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趣味性对创新产品采纳意愿的影响。 本文以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和激励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整理了相关变量文献,构建了网络外部性对创新产品采纳意愿的影响模型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其次,参考相关学者成熟量表,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利用 SPSS21.0统计软件做实证分析。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本文的结论如下:第一,网络外部性与创新产品采纳意愿正相关,其中,直接网络外部性比间接网络外部性对创新产品采纳意愿的影响更大。第二,激励理论的两个变量——外在激励因素(感知有用性)和内在激励因素(感知趣味性)都对消费者创新产品采纳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本文验证了消费者在决定是否采纳创新产品时,会受到激励因素的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对创新产品采纳意愿的作用和影响更优于感知趣味性。第三,网络外部性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有用性的感知,还能促进趣味性的感知。第四,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趣味性在网络外部性和创新产品采纳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创新产品采纳意愿的理论研究,同时,为企业加快创新产品市场扩散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