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转Bt基因棉“国抗22”、转Bt+CpTI基因棉“SGK321”以及它们的亲本对照棉“泗棉3号”和“石远321”为研究材料,研究比较了这4个棉花品种对甜菜夜蛾实验种群与自然种群动态的影响,并探讨了甜菜夜蛾取食转基因棉花后的生理生化反应。结果如下:在室内,运用转Bt基因棉国抗22及其亲本对照棉泗棉3号和转Bt + CpTI基因棉SGK321及其亲本对照棉石远321的成熟叶片,研究对甜菜夜蛾种群连续3个世代存活率、繁殖力、种群增长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两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后,对甜菜夜蛾各龄期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增长趋势虽有一定影响,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其影响呈逐步缩小趋势。3个连续世代甜菜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取食泗棉3号棉花叶片后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43.74、135.72和141.17,取食国抗22棉花叶片后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4.89、82.46和110.24,取食石远321棉花叶片后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51.63、89.57和128.90,取食SGK321棉花叶片后3个世代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是43.26、81.37和114.66。这表明随着取食棉花时间的延长,甜菜夜蛾种群的增长更快,其增长差异在常规棉与转基因棉花间有进一步缩小趋势。通过不同棉花品种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和营养指标影响的分析,发现在棉花苗期,甜菜夜蛾3龄幼虫取食两种转基因棉花3天后,显著抑制了幼虫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相对生长速率、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和相对代谢率;在棉花现蕾开花期,甜菜夜蛾3龄幼虫在取食转基因SGK321棉花3天后,其相对生长速率、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均极显著低于其亲本对照,但对幼虫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相对生长速率、食物利用率和相对代谢率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在棉花花铃盛期,甜菜夜蛾3龄幼虫取食两种转基因棉花3天后,对甜菜夜蛾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且取食SGK321的各营养指标甚至高于其亲本对照棉,只是差异不显著。通过测定甜菜夜蛾4龄和5龄幼虫中肠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发现取食转基因棉的第1代和第2代两个龄期幼虫中肠消化酶比活力较对照低,差异显著。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续,中肠消化酶比活力差异性明显缩小,到了第3代,其中肠消化酶比活力在转基因棉与常规棉间已无明显差异,甚至取食转基因棉后的酶活力还略大于对照。说明取食两个转基因棉花品种后,对甜菜夜蛾中肠消化酶虽有一定影响,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其影响呈逐步缩小趋势。通过组建4个棉花品种苗期甜菜夜蛾自然种群生命表,发现SGK321的种群趋势指数为0.9596,约等于1,其他3个品种均大于1,这说明甜菜夜蛾种群在常规棉田和转基因棉田均能保持增长趋势。利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分析法对各因子进行分析,发现自然死亡或抗性死亡对甜菜夜蛾的控制作用较大,其他控制作用依次为病菌感染、天敌被捕食、卵不孵化、寄生。同时发现,转Bt基因棉国抗22、转双价基因棉SGK321棉田自然死亡或抗性死亡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值分别为11.8844、11.8167,均高于其对照亲本棉,而病菌感染和被捕食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值都小于其亲本对照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