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市场风险日益加剧,导致外贸出口的难度加大,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国内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在当前国家旨在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转变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以我国人口城市化发展及城乡居民需求为中心论题,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变动以及两者之间关系,力图在发挥城市化发展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作用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人口城市化对国内消费需求影响的现有理论修正和扩展;(2)采用全国数据分别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比较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水平、结构、市场变动趋势和特征等各方面的差异,然后分析人口城市化滞后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影响;(3)利用全国数据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和消费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动态影响。(4)利用各省市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消费率与城市化率之间存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采用统计资料及图表分析等手段定量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情况,对居民人均消费与城市化水平进行序列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并建立城市化水平与消费增长的数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人口城市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变消费观念,从而发挥对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2)我国当前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滞后于世界水平。国内城乡居民消费不足,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滞后导致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则是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3)比较人口城市化发展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的影响。短期来看,对人均消费增长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长期看来,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增长影响比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长影响要大的多。(4)由于城市化发展过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因此在不同的阶段,城市化发展对于消费率的影响也呈现不同的形式。采用各省市数据研究城市化率与居民消费率的U型曲线关系,结论发现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严格遵循U型曲线的发展,而是可能存在U型,倒U型等不同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