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污染治理公共政策选择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应经济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优先发展道路,是我国一项长远发展大计,事关人民福祉,事关民族未来。跨界污染作为一种地区间污染溢出效应,因为常常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利益博弈、治污脱节现象比较突出,既影响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社会稳定。加强跨界污染治理公共政策选择理论研究,正确应对环保公共事务挑战,以良好的环境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环境需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公共政策选择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苏鲁边界跨界污染治理为例,客观评价苏鲁边界跨界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分析指出跨界污染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苏鲁边界跨界污染治理公共政策选择路径。主要通过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相关资料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国内外关于跨界污染治理研究成果,以及公共政策选择理论,分析研究苏鲁边界跨界污染治理公共政策问题。首次运用博弈论工具,在对跨界污染事件政府博弈动因深入分析基础上,建立苏鲁边界跨界污染政府博弈模型,指明政府策略选择的内在机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建立起跨界污染治理公共政策选择博弈模型,直观表述苏鲁边界跨界污染公共问题、公共政策目标、公共政策内容和公共政策选择路径。针对苏鲁边界跨界污染公共问题,围绕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在公共政策环境下,从法律、经济、行政乃至社会等多层面丰富公共政策方案,优选公共政策选择路径,就完善苏鲁边界跨界污染治理公共政策规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建议。本文结合苏鲁边界跨界污染治理实际,就解决苏鲁边界跨界污染问题,提出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手段,丰富跨界污染治理公共政策,形成多层次的公共政策规制,从而提高跨界污染治理成效。一是从深化地方政府合作机制、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加大环境污染前端治理特别是面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等方面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区域跨界污染治理走向合作共赢道路;二是从推进区域环境治理立法进程、改革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严格环境执法等方面着力完善区域跨界污染治理法制环境,将区域跨界污染治理纳入法治轨道;三是从改革环境产权制度、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税制体系等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发挥经济手段提高对跨界污染外部性水平的调控水平;四是从严格环境治理问责制度、推行绿色GDP考核、加强执法环境伦理建设等方面强化行政手段,促使环境污染防治成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五是从推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发挥大众传媒监督作用等方面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努力形成推动区域跨界污染治理的社会合力。
其他文献
物流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寻求新的利基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本文在现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物
<正>制动器是起重机械的重要安全装置,它的设置、控制和调试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如有不当,便会造成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如2008年5月江苏省南通市某船厂新装1台32t龙门式
学人知识学养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大端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根源性因素,而文学史料属于学术研究的基础层次,它处于学人知识结构的核心。六十多年来,当代
目的探讨SSFSE序列在危重病人头颅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35例日常检查中出现躁动的危重病人分别进行常规头颅FSET,WI和SSFSET,WI检查。结果应用SSFSE序列检查出23例一级图像、2
GM(1,1)模型是变形监测中常用的一种预测模型,针对复杂的高速铁路累计沉降数据序列,采用传统GM(1,1)模型、时变参数GM(1,1)模型和新时变参数GM(1,1)模型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对比几种模型的拟合预测精度发现,新时变参数GM(1,1)模型能显著提高拟合预测精度,适用于高速铁路沉降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的沉降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