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人格倾向与攻击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a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外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如火如荼,而在国内却处于起步阶段。攻击性是近些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各国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攻击性进行了研究,如人格特质、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等,但很少有作者探讨乐观与攻击性的关系。情绪可以作为引发攻击行为的一个线索,不同乐观人格倾向者对于情绪的感受力并不相同,但并未有相关研究讨论情绪在乐观人格倾向特质与攻击性之间起的作用是什么。本研究选用处于冲突与矛盾当中的成年初显期的大学生为被试,以研究不同情绪状态下对大学生乐观人格倾向与攻击性的影响是否不同。本研究首先使用量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预实验,来探究乐观人格倾向与敌对因子的关系,确认存在相关关系后进行了实验一。实验一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式,实验材料是大学生攻击量表与自编的外部情绪性西蒙任务(EAST),以此测量乐观人格倾向、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及其关系。实验二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之上进行,本研究将情绪诱发引入到实验中,探查情绪是否会对不同乐观人格倾向个体的内隐或外显攻击性产生不同影响。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如下:(1)乐观人格倾向与SCL-90中的敌意因子具有相关关系,积极认知与敌意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认知与敌意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2)个体对攻击词汇具有内隐偏好,均具有显著的内隐攻击性。(3)乐观倾向个体与悲观倾向个体内隐攻击性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悲观倾向个体显著高于乐观倾向个体。性别之间的内隐攻击性差异不显著。(4)情绪对于不同乐观人格个体的攻击性影响不同。不管是乐观倾向个体还是悲观倾向个体,情绪对内隐攻击性都不产生影响;而情绪对乐观倾向个体和悲观倾向个体的外显攻击性影响不同,负性情绪对悲观倾向个体影响较大,对乐观倾向个体无影响。
其他文献
情绪认知在日常生活社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绪认知能力是人进行顺利社交的重要保障。情绪常常通过表情传递情绪信息,表情包括面孔表情、身体表情和言语表情,而其
针对灰色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初始化权值和阈值的随机性导致易产生误差积累和过拟合的缺陷,该文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训练灰色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和阈值,构建了基于遗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演进,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育必然会兴起教育的新范式。科学教育其本身具有显著的设计特质,因而基于设计的学习在科学教育中日益突显出其独特的优
新入监服刑人员在入刑后,由于人身自由被限制,面对新的生活环境、社会舆论的压力和内心的冲突,普遍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些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加重,会出现伤人、自残、甚至自杀等危险性的行为。因此及时的采用合理的心理干预技术,帮助新入监的服刑人员降低其焦虑水平,平稳顺利的调节心态来适应接下来的监狱改造生活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实验案例证实房树人绘画测试不仅是一种投射性的心理测试技术,也是一
学位
马国强先生是一位根植于中原沃土的著名画家,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7年和1999年他曾两次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画百杰”称号。他曾经是媒体的一面旗帜,作为《大河报》的一任总编,他策划了很多有影响的重大活动。是他将这一份在河南一纸风行的报纸推向了发行百万、全球百强的辉煌巅峰,很长一段时间《大河报》所创造的奇迹成为新闻界一座几乎无法逾越的
视觉专家化N170成分的研究是最近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前沿科学问题。虽然研究者对于人脸、字词和物体认知中N170成分的特性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对于N170成分的本质还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