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期权激励和限制性股票激励是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两种主要方式。股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手段,有助于缓解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如何有效实施股权激励,如何选择股权激励机制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股权激励相关理论,股权激励现状分析及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然后参照远期股票合约给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成本的计算公式,用B-S模型计算股票期权激励成本,并通过数值检验得出限制性股票激励机制所需经济成本高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结论。同时比较分析了股权激励的市场风险,稀释风险和道德风险,得出较之限制性股票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将承担较大的风险的结论,再者是对两者的激励效应进行比较。对2008年实施股权激励的43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数据采集,在引入解释变量(含虚拟变量)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较弱,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激励效应要略强于限制性股票激励机制的相关结论。最后对实证结果作出了分析和解释,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股权激励的相关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