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ky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文明逐步昌盛,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致使生态危机在全球范围蔓延,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他们不断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挖掘其生态哲学思想,努力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建立在实践和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之上,具有十分博大深奥的内容和哲理。因此,本文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研究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本文除了绪论之外,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历史演变。本文从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思维原则出发,在阅读马克思大量文本的基础上,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以及历史论四个不同的维度详细阐述了自然概念的涵义,重点分析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历史演变。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变革以及主要内容。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来源,其分别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然后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辨证统一关系的科学阐述中重点解读了其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劳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揭露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破坏,主张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彻底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实践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石;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将自然观与历史观有机地结合起来;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此外,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上,马克思既主张制度变革也主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第四部分在上述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主要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来展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指明了总体方向,为人类选择生存方式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方法论基础。立足于中国实际,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对解决我国现存生态环境问题、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备的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最有力的最好的实践。
其他文献
民间信仰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民间信仰进行考察研究,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活,更利于了解基层的社会文化,理解中国传统的
目的 :探讨无创性的螺旋CT血管造影(SCTA)与MR血管造影(MR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对治疗的指导价值 ,并对两者作比较。材料和方法 :28例患者同时行SCTA、MRA、DSA ,以DSA
目的观察右美托眯啶复合地佐辛静脉麻醉用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患者100例,采州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
我国有句古话:"粗茶淡饭、延年益寿".这里的"粗茶"旨在通过多喝茶、去油腻来支持人体的肠胃等消化系统,"淡饭"无疑是指进食宜清淡:少近油腻,实现延年益寿的养生之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量小煤窑采用房柱式开采方法,回采率仅10%~30%,浪费资源严重,解决当前煤炭资源紧缺的有效方法就是对剩余煤炭资源进行复采。但由于旧采残煤区水文地质条件复
清末至今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在历经了晚晴时期的酝酿、中华民国前期的初建、中华民国后期的艰难成长、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以及新时期的多元化六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学研究中的基本论题之一,透过对这个论题的研究,能够梳理出新闻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新闻业的独立地位在哪里?新闻专业主义一直在努力回答这个问题。进入本世纪
本文以汽车电控发动机为诊断对象,系统地阐述了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结构,分析了传统专家系统存在的问题,专家系统仅能处理显性的表面知识,其推理能力差、知
企业流程再造是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种新的管理学思想,是对劳动分工理论的颠覆和反思,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
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早在十多年前预测了传统电视媒体的谢幕。他指出,未来的人们眼中的电视,将不仅仅将电视当电视看。由此可见,新媒体的从容登场正悄悄酝酿着传统电视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