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坑支护过程中,主动土压力的大小在静止土压力值的基础上随支护结构向坑内侧位移增大而减小,土压力的分布由静止土压力的三角形分布随支护结构变化成其他分布,本文针对深基坑计算中普遍存在的土压力计算及分布问题,提出了考虑土—结构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并以此建立了相应的土压力模式。论文分析了目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理论研究现状,并且着重分析了杆系有限元法弹性地基梁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深入讨论了弹性地基梁的两种计算模型,即弹性理论模型、文克尔理论模型。通过详实地分析建立在文克尔理论模型基础上的弹性地基有限元法计算原理和实施过程,指出当前深基坑支护体系弹性地基有限元法的不足。本文从能量角度出发,采用Timoshenko三节点梁单元,考虑地基土的应变能,同时考虑支护结构的剪切变形,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单元刚度矩阵。基于桩—土共同变形理论,阐述了深基坑支护结构有限元计算方法基本原理,由土—结构共同作用模式引入随土体位移变化的水平向基床系数,使支护结构在开挖面以上部分同以下部分一样,均可采用弹性地基有限元法进行计算,总结出此模式与弹性地基有限元法相结合的计算方法,同时利用Fortran Power Station编写了TPX程序,用于计算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编制了土压力受变形影响、考虑压顶圈梁和支撑作用的有限元计算程序并对考虑压顶梁和支撑作用的两个基本算例进行了计算分析。针对深基坑中广泛采用的多支撑挡土结构,考虑分步开挖的施工过程对支撑反力、挡土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以广州某深基坑为工程原型,利用编制的计算程序对工程实例计算,与工程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计算程序的适用性。以有限元法为基础,对支护结构刚度及插入深度、支撑位置、预应力、支撑刚度、施工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许多有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