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研究——以河北省X市为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排放出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到土壤中,不仅使土壤结构和功能恶化,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还直接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因此,研究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并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的相关评价,对城市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城市土壤污染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以河北省X市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收集资料、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测试,对X市境内土壤中砷(As)、铬(Cr)、铜(Cu)、铅(Pb)、锌(Zn)五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采集表层土壤样品685个,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X市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总体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并根据分析结果,通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对X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相关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X市土壤重金属含量范围为:As0.72~40.55mg/kg、Cr13.87~329.82mg/kg、Cu10.24~328.56mg/kg、Pb0.69~171.26mg/kg、Zn16.00~683.84mg/kg;从变异系数上看,Pb>Zn>As=Cu>Cr,其中Cr的变异程度最弱,Pb的变异程度最强。  (2)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在单因子指数污染评价中,全市地表土壤未受到As、Cr、Cu、Pb、Zn重金污染的面积分别为86.81%、66.36%、67.16%、59.67%、56.13%;X市受到此5种重金属的轻度及中度污染;除重金属As外,X全市均存在其他4种重金属污染的重度污染区,受到Cr、Cu、Pb、Zn重度污染的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0.54%、1.57%、2.77%、2.12%。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Zn>Pb>Cr>Cu>As。  (3)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评价结果显示:X市表层土壤清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80%,尚清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7.05%,轻度污染区面积占总面积55.72%,中度污染区面积占总面积9.53%,重度污染区面积占总面积1.90%。其中,X市南部的CL县的表层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的面积最小,QL县表层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面积最大。
其他文献
铁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铁是地壳中的第四大丰富元素,但在通气性良好的碱性或石灰性土壤中,由于铁的有效性低常常难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据统计,全球约有40%耕地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破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区域内环境质量状况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几年,城市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保证经济和社会的有续发展,必须开始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2013年国务院批复“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现代化农业建设将在两大平原展开。两大平原作为我国粮食的主力生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高温是制约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硅能够提高植物的耐旱性和耐热性,但其机制仍不清楚.为研究硅对提高植物抗高温环境的影响,我们应用不同浓度的NaSiO作为硅源施入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