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无论是民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消费方式还是民宿自身的经营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推动了传统民宿商业模式的变革。民宿不仅是住宿,更是情怀的价值体现,本文基于“互联网+”的战略大背景,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民宿商业模式的影响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浙江民宿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首先,为了研究互联网的特征,探讨互联网+民宿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关于商业模式理论研究的学术经验,选择从商业模式要素理论入手。然后,围绕商业模式要素的理论研究基础,得出总结浙江民宿商业模式中主要涵盖三个构成要素:市场定位、经营系统、盈利模式,进一步分解为最核心的六子要素,分别是目标客户、产品与服务、人力资源、营销渠道、支出结构、收入结构,并围绕互联网+,分析得出在民宿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对民宿商业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起着积极作用。接着,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选取了浙江民宿作为民宿产业的典型对象,并以莫干山民宿和嵊泗民宿的商业模式现状作为实际案例,对比研究其当前商业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民宿的服务和产品需要追求个性化,民宿主的创新思维是突破民宿制约的重要因素、跨界融合产业链是变革民宿模式的关键。通过分析浙江民宿产业的未来趋势和浙江民宿现有商业模式,回归于证明互联网对民宿产业商业模式的有效性,并对基于互联网+浙江民宿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研究发现,民宿的形态本身就有互联网的特点,包括以人为本、共享、自由等,以互联网作为驱动力深刻影响着民宿商业模式的变革。“互联网+民宿”的商业模式所具有的多重竞争优势,通过互联网+民宿商业模式的构建,并在市场定位、运营系统、盈利模式这三大要素进行创新,为民宿产品种类与服务种类的组合提供了各种可能,并与其目标客户群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关联,实现与互补产业、竞争产业间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