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城市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创新型城市主要依赖城市的科技、人力、文化、制度等创新关联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促成自身发展。我国大、中、小城市纷纷出台若干政策支持文化创意类企业的发展,相继推出文创产业园区建设、开发文化地产、推动文化旅游等等项目,此外在资金与环境等配套方面也给与了全方位的支持。文化大繁荣,文化消费主义流行,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这都引起了学者对该产业的研究。在查阅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运行模式、评价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文章以现有的文创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在框架体系和指标选取层面存在不足为突破口。试图构建以城市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43”结构运行评价模型,选取19个国内典型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开展研究。从产业投入、产业主体、产业内容和产业产出4个层面以及综合层面,系统的评价样本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文章共计5个章节。第一章,从国家、社会层面对研究的背景展开简短的论述,简要的分析了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评价研究,对相关研究进行必要的剖析;第二章,主要分析区域创新产业“43”结构模型以及在四个层面的不同内涵;第三章,借鉴“43”结构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框架,构建文创产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具备文化创意产业属性的指标,对指标选取的逻辑进行阐述,将研究聚焦于城市文创产业评价体系的顶层框架和内部构成;第四章,本文的核心章节,根据文创产业的初始指标,查阅样本城市统计局网站、统计年鉴、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公报、互联网公开数据、其他学者的研究数据以及相关新闻等等渠道获取2014年度的指标数据。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每一层的指标进行测算、排名和对比,最终评价典型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综合运行情况;最后一章,总结研究内容并说明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