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位于东濮凹陷东北方向卫城油田卫2块作为研究区,综合分析应用卫2工区的区域地质资料、测井录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化验资料,针对沙三下亚段储层物性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和隔夹层成因及分布特征进行精细研究。 卫2块属地垒形构造是由卫32、卫35和卫2三条二级主要断层所夹持形成,构造是窄长条形构造形态,总体呈北东东向,是一个地质情况特殊的混合式油气藏,不仅流体分布复杂,而且混合气顶、底水。本论文在研究储层非均质方面先从卫2块地区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着手,分析了砂岩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在卫2沙三下亚段的压汞实验分析和图像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该研究地区成岩作用较弱,孔喉表现为一般性能的储集能力,属小孔隙—中孔隙型;分选性较差,储层是相对比较好。 通过对卫2块沙三下亚段砂岩岩心样品的常规物性测试资料统计,并参考碎屑岩储层孔渗类型划分标准,认为卫2块砂岩储层的物性特征是低孔、低渗,并分析了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储层非均质的实质是储层沉积构成的不均一性,并以渗透性的变化外在表现储层物性特征,以渗透率为主线形成的统计量作为本论文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的评价基本参数。在本区非均质的研究主要从宏观非均质入手,从层内非均质到层间非均质再到平面非均质都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明确该研究地区储层的层内非均质程度为严重非均质性,层间为中等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根据卫城油田卫2块已有的地质资料,以取心井的岩心、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把隔夹层主要分为三种:泥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在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岩心标定测井,建立隔夹层测井识别标准,来识别未取心井隔夹层。利用目前测井曲线系列中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以及声波时差作为储层中隔夹层的统计标准。通过对研究区各井隔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分析,该区主要以泥质隔夹层为主,钙质隔夹层相对较少,物性隔夹层发育最少。隔夹层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在沉积作用的控制下,此研究地区沙席和河口沙坝区域为隔夹层高发育区域,部分剩余油可在此富集。三角洲前缘砂体内夹层分布形式相对较为简单,一般以层状形式出现,此研究地区各小层内的夹层零散分布,连通性差,厚度薄,剩余油分布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