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拓扑和生物信息融合的关键蛋白质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jie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体内,关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重要的物质和功能基础,生物体得以正常生存与繁衍都离不开关键蛋白的参与。正确识别关键蛋白质不仅有助于理解生物体的运作机理,而且对于疾病诊断以及药物靶标的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计算生物学的方法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挖掘关键蛋白质成为了蛋白质组学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早些年,国内外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的方法来对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行研究。随着计算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技术手段来对PPI网络进行预测和分析成为了生物信息学主流的研究方向。但由于细胞内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的局限性,通常情况下,获得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存在有高度假阳性和假阴性。而且,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环境以及不同的细胞周期在不断进行动态变化,因此,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并不能反映细胞内真实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这严重妨碍了从PPI网络中挖掘关键蛋白质的准确性。本文将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特性与蛋白质的多种生物特性进行有效融合,并采用随机游走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的优化机理进行关键蛋白质预测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了基于复合物参与度和局部子图密度的方法预测关键蛋白质。在对原始PPI网络进行提纯处理的基础上,先后通过三次信息融合,将蛋白质的拓扑特性与生物特性进行结合,根据最终得分预测关键蛋白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基于信息融合的中心性方法比传统的中心性方法能够更为精确地预测关键蛋白质。(2)提出了基于重启随机游走模型的方法预测关键蛋白质。首先,利用边聚集系数、基因表达和GO注释信息对原始PPI网络进行加权处理,利用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质复合物信息初始化蛋白质得分,然后在加权的PPI网络上执行重启随机游走算法,当算法终止时,得到最终的蛋白质得分向量,据此预测关键蛋白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的基于重启随机游走模型的预测算法比其它几种方法有着更好的关键蛋白质预测性能。(3)提出了基于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机理的方法预测关键蛋白质。首先,基于已知关键蛋白质对人工鱼群进行初始化,将已知关键蛋白质作为关键蛋白预测的先验知识。然后,将人工鱼群算法中的觅食行为、随机行为、追尾行为以及聚群行为与关键蛋白识别问题一一对应,从而获得预测的关键蛋白质候选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人工鱼群算法机理的关键蛋白质预测模型比传统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测关键蛋白质。(4)提出了基于免疫算法优化机理的方法预测关键蛋白质。将候选的关键蛋白质集合视作抗体。通过遗传算子以及免疫算子的执行对抗体种群进行迭代更新,当算法终止时,获得预测的关键蛋白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免疫算法优化机理的关键蛋白质预测模型比传统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的发展愈来愈迅速,其离不开节点的定位技术,当下对于WSN定位技术的研究大多都是在二维上的,但相应的在现实中传感器节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卵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ndometriosis associated with ovarian cancer,EAOC)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β(Estro
高能量密度碳氢燃料以其高密度、高体积热值和良好的低温性能,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战斗机等航空航天飞行器中。随着化石资源的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具有可再生性和环
仿生机器鱼是一种新型高效、高机动性的水下作业运载工具。目前,搭载机械手的载体大多为潜艇,而对载体为仿生机器鱼研究较少。潜艇通常用于海上打捞探索,作业效率低,机动性差
现代企业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只有通过不断创新,企业才能获得持续成功。随着工作的复杂化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团队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欢
DNA不仅储藏着巨大的生命遗传信息,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纳米生物材料及元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巧妙地使用DNA分子完成了各类功能结构及器件的设计与构建。将DNA
流化床增压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可以实现在高效燃用煤炭的同时低成本捕集燃烧生成的CO2。该技术的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增压富氧燃烧条件下的煤燃烧特性及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目前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及着女性的生命安全。PI3K信号通路在80%的子宫内膜癌中处于高度激活状态。PTEN抑癌基因的突变不仅会导致PI3
在油气物理勘探中,细致地刻画储层的横向展布与纵向延伸,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超大型连片型的油气藏数量较少,更多的是分布不均匀且较薄的油气藏。因此,对于已探明和计划将要开发的油气田而言,更准确地描绘储层厚度和识别较薄储层的位置变得极其重要,这也是节约开采成本和体现油气藏应有价值的关键因素。当下常规的储层厚度识别方法有时频分析法、地震属性反演法等,本文是基于时频谱特征对储层厚度进行的预测。基于较薄储层
目的观察养巢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中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影响,客观评价养巢膏的临床疗效,为开发参与辅助生殖技术的药膳产品提供依据。方法90例符合POR诊断与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