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夹持损伤后SIRT1蛋白在视网膜中表达特点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_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去乙酰化酶(SIRT1)是一种调节细胞的分化、代谢、衰老及凋亡的重要蛋白,其还具有明显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在许多眼部疾病中,SIRT1也展示出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视神经损伤后SIRT1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效应值得研究。  方法:选用成年健康的野生型C57BL/6小鼠36只,随机分为3个组。取右眼用视神经夹持法制备视神经损伤模型,左眼不予处理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观察小鼠瞳孔及眼底变化并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小鼠。取眼球做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中神经节细胞(RGC)的存活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SIRT1的表达;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GFAP及SIRT1蛋白的表达。  结果:小鼠视神经夹持损伤后,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视网膜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视神经夹持损伤后,RGC细胞存活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GFAP在正常小鼠视网膜中呈弱的绿色荧光,视神经夹持损伤后3天,GFAP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增加,7天和14天荧光亮度更强。SIRT1在正常小鼠视网膜中呈红色荧光,在视神经夹持损伤后,SIRT1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模型眼视神经损伤后3d视网膜中GFAP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7d和14d时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1蛋白表达量在小鼠模型眼视神经损伤7d和14d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青光眼视神经夹持损伤模型中,SIRT1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SIRT1蛋白可能参与RGC的损伤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相比较于普通中小学来说,中职学校由于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它不能照搬照抄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拥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在改革教学做法,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上,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在努力的探索和尝试。本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的现状并就此进行了一些优化措施的尝试。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比较于过去注重“高
摘要: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当中,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主欣赏文本的片段,而非机械生硬地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背诵大量篇幅的课文。小学语文中段读赏式教学策略的实施代表了我国语文教学的进步,旨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中段;语文;读赏教学  对于小学中段时期的语文教学而言,读赏式是其重要所在。读赏
目的:探讨影响近视眼角膜中央厚度的相关因素。方法:近视眼306例(612眼)用超声角膜测厚仪、电脑验光仪、非接触式眼压计、A超和角膜地形图仪分别测量其数据。并分析其年龄、性
摘要:“生活即教育”指出,只有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升教育价值。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教的内容都是生活中非常实用的知识。高职应用文写作,需要将习作学习与日常生活结合,鼓励学生加强习作实践,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写作技能。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践行“生活即教育”,才能真正打造高质量的写作教学课堂。需要对高职写作教学中,“生活即教育”理念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希冀打造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