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宫廷舞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中国数千年舞蹈文化与精华的典型和代表。它勾画着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轨迹,代表着中国古代舞蹈的整体水平。 中国宫廷舞蹈可以分为形成期、发展期、高潮期、转折期和结束期等五个历史演进阶段。从夏朝到西周,是宫廷舞蹈的形成期;春秋战国之交到汉末,为其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是宫廷舞蹈渐次推向的高潮的时期;宋元,是宫廷舞蹈的转折阶段;明清,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宣告了中国宫廷舞蹈历史的结束。 中国宫廷舞蹈在其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西周雅乐舞展示着庄肃崇高,六朝舞蹈表现为柔靡温婉;唐宫燕乐辉煌绚丽,宋代歌舞典雅规范……而这一切,又分别反映着各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文化意识和文学艺术思潮。同时,由于这些风格特点,又决定了宫廷舞蹈的审美形态。 另外,中国宫廷舞蹈作为中国宫廷文化和艺术的组成部分,有着与中国宫廷文化艺术密切相关的诸多文化性质和形式特征,总结这些性质特征,主要表现为政教性、宗教性、兼容性、集粹性、享乐性等五大文化性质以及威仪性、装饰性、写实性、规范性、综合性等五大形式特征。 中国宫廷舞蹈积累丰厚,容量庞大,无可避兔地形成良莠混杂、糟粕与精华共存的情况。从整体上讲,中国宫廷舞蹈的流弊与英华集中表现在其政教模式性和意象与意境的创造方面。 由于宫廷舞蹈一方面以民间舞蹈作为自己的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与民间舞蹈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宫廷舞蹈又以其统治阶级的舞蹈之特殊地位深刻地影响着民间舞蹈、士族舞蹈,影响着时代舞蹈的时髦风尚和潮流动向,从而成为古代舞蹈史的一个“结”和“纲”。而只要抓住了“宫廷舞蹈”这个纲,则对了解中国古代舞蹈史不啻为抓纲举目。 《中国宫廷舞蹈》一文,在研究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史料为依据,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宫廷舞蹈予以系统梳理和全新观照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思辨式的逻辑分析和规律性的理论把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