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废名和孙甘露生活时代和创作环境不一样,但是作为用现代白话文进行创作的作家,他们在创作方面却有颇多相似之处:一方面,这两位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文学另类,其创作中缺乏时代文体广泛的共同特征,而更多的是私人化的文学品格,他们的创作甚至让别人难以接近和解读;另一方面,这两位作家都不约而同的将他们的小说诗意化,将诗性因素附着在小说审美过程中;除此之外,废名和孙甘露都是诗人,他们都有诗情洋溢的诗歌创作。正是由于这些相似点和大多数同时代的作家在创作风格上大相径庭,他们的创作便被贴上了异样的标签、符号。而事实上,他们的另类在东方视野下无不可以说是一种现代主义的东方特色。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作家,这两位作家的另类性,或者说他们现代主义倾向的创作风格,又有着诸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从小说上来说主要表现在:废名的现代主义因素是附着在乡土抒写上的,他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运用和模仿来自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和手法,而是在小说中将古典诗词,特别是晚唐诗词的意象化和朦胧性,编织成现代小说范式,构成了基于中国现代化初始阶段的中国乡土化的艰涩和深奥,它极富东方特色,同时又与现代主义不无关系,在此暂且称之为东方化的乡土现代主义。而由于生存年代和创作语境的不同,孙甘露小说的诗意化是超现实的都市幻想,他更多的是受到诸如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等西方现代主义大师的影响,因此他的现代主义是向西方靠拢的,同时又在小说文体中放置了诗意的基石,在同时代作家中,他的现代主义走得更为遥远,甚至有点脱离现代主义了,或许可以将它定义为都市后现代主义。然而无论怎样定义,这两位作家的创作都只是徘徊在现代主义边缘,或者只是与上述定义擦了个边,而他们的边缘性正是他们创作的魅力所在。在诗歌方面,废名的诗歌创作正赶上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创作探索,废名无意中加入了这个行列,他的诗歌创作又有着自己的个人风格,其诗歌的古典和现代的交融、诗歌形式的另类和表现主题的朦胧多义,使人认为他的诗歌在现代派诗歌中最为艰涩难懂。孙甘露的诗歌创作则在意象、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与他的小说和随笔创作形成了通感和互文关系,它们构成了孙甘露的诗意的流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