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A/O/O系统处理己内酰胺废水的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酰胺类物质就是羧酸羧基中的羧基被氨基置换后的化合物。己内酰胺是由£.氨基己酸分子内脱水形成的一个内酰胺。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己内酰胺生产废水成分复杂,主要污染物有己内酰胺、硫胺、甲苯、苯甲酸、六氢苯甲酸、环己烷、环己酰胺、环己烷的磺酸盐类、乙酸等。其中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还是比较好的。从BOD<,5>/COD的比值看出,己内酰胺为0.875.目前,国内外对高含氮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成功地运用于工程的实例尚少见报道。本文着手于利用改良生化方法处理己内酰胺生产废水,致力于找出处理该废水的最佳参数,同时考察利用本系统进行污泥减量化的效果。 本文所述系统为传统A/O系统的改良型,本系统的好氧段分为O<,1>O<,2>两段,A段为厌氧段。三段中都布有填料,待正式运行后,在填料上挂膜。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废水部分。废水为实验室配制的人工废水。实验开始后,目的是对系统回流比、停留时间、溶解氧、温度、碳源等影响因素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并找出最佳系统参数条件。第二部分为污泥实验。本实验将系统剩余污泥回流到系统中,不排泥,连续回流,并最终实现污泥减量化。并且研究污泥回流情况下,系统出水效果。以确定污泥回流对系统的影响因子。经过研究,发现:利用本论文之A/O<,1>/O<,2>改良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己内酰胺生产废水,效果显著,经济合理。并且能过充分利用水中的有机物进行脱氮,不受进水碳源的影响。系统运行时,应尽量将系统回流比R调到300﹪左右,O<,2>段DO应尽量调到4~5mg/L,温度控制在20~35℃,水力停留时间在7.5h~10.5h,为系统运行的最佳环境条件。 利用污泥回流、把剩余污泥回流到厌氧段的A/O<,1>/O<,2>工艺可有效地实现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系统污泥减量化效果与系统负荷有着密切联系,综合考虑排放标准和系统的稳定运行,选取A段容积负荷在0.50 kgCODCr/m3·d左右作为系统的正常运行负荷。从整个系统来看,由于有污泥回流的情况下好氧反应器产生的剩余污泥全部回流入系统成功地进行了减量,在有限的试验时间内污泥达到了100﹪的减量,从整体上说,有污泥回流的情况下污泥的排放量比无污泥回流的情况减少4.28g/d。
其他文献
本文对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和掺yb锁模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一、简述了超短脉冲激光的发展和应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和优点;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发展.二、介绍SESAM的基本概念,包括微观特性、宏观特性、设计要求、基本类型等.讲解了SESAM设计基本原理,并设计了运用于1064nm固体激光器,运用于1064nm光纤激光器、运用于800nm的固体激光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Internet技术的实施导致了大量图像信息的出现,基于文本关键词的传统检索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图像信息检索的要求,这使得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逐渐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全面分析这一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研究热点,重点研究了基于图像颜色空间分布特征的检索方法和基于图像区域特征的检索方法。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系统分析和研究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如:
学位
纵观国内外参考文献,时空联合的分割算法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这类算法可以归纳如下:为了简化图像首先进行预滤波,然后用分水岭算法进行空间区域分割并利用不同的信息把小区域合并到最邻近的区域中,最后计算出每个区域的运动估计,把具有相似运动的区域合并,得到目标区域.分水岭算法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算法通常比较复杂,性能受到噪声、背景运动等因素影响严重.降低分割算法的复杂度,提高算法
树枝形聚合物是具有树枝形结构的大分子,其特点是含大量末端官能团,结构高度支化,溶解性良好,不易结晶和难挥发等.树枝形聚合物膜材料良好的稳定性和气体渗透选择性,使其在气体膜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合成一种新型树枝状分子结构的膜材料——季戊四乙二胺(PETEDA),探索了利用该材料制备分离CO促进传递膜的方法,研制出季戊四乙二胺-聚乙烯醇/聚醚砜(PETEDA-PVA/PES)共混复合膜,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