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在其一生的音乐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无论是钢琴技术的发展,还是协奏曲题材的创新,该作品相较于以往都有极大突破,从此,贝多芬摆脱了海顿、莫扎特等前辈的风格约束,确立了独有的精神品质,因而,这部作品被公认为贝多芬走向成熟的代表作。本文以贝多芬的《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为研究对象,从实践层面出发,探讨其情感内涵,阐述其演奏要领。本文认为:贝多芬特有的音乐组织形式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情感内涵,它们理应成为具体演奏处理时的理论依据。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贝多芬及贝多芬音乐的简介,第二部分是对《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情感内涵的分析,第三部分为本文重点,结合本人毕业音乐会,分别从调性、和声、力度、踏板运用等方面,论述该作品的演奏要领。其中,关于力度、踏板等问题,本人还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谈到了演奏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