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中乌托邦的建构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迪·史密斯(1975—)是一位杰出的牙买加裔英国小说家和散文家。身为移民作家,扎迪·史密斯格外关注少数族裔的生活,关心移民群体的未来。本文以史密斯发表于2012年的第四部小说《西北》为研究对象。《西北》描绘了伦敦西北区的现代生活。小说中的四位主人公分别是利娅、费利克斯、纳塔利以及内森。基于对四位主人公生活的描述,小说揭露了诸如种族冲突、阶级斗争、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鲜有研究。基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提出的“政治无意识”,本文通过分析史密斯提议的针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旨在从种族、阶级、性别这三个方面解读《西北》中乌托邦的建构过程。该研究深入剖析了史密斯的写作意图,即让移民通过审视乌托邦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中获取灵感,为在文本之外构建乌托邦而努力。第一章首先对扎迪·史密斯的生平及其作品作简要介绍,并指出,《西北》因其实验性的写作风格和对移民的关怀而具有研究价值。其次,通过梳理前人对该小说的研究后发现,研究《西北》中乌托邦的建构是必要的。本文的理论框架也在此阐明。最后说明了研究的意义和论文的结构。第二章从种族方面解读了《西北》中乌托邦的建构。本章首先揭露出隐含在人物话语中的种族冲突,主要体现在以安妮为代表的本土主义者和同米歇尔一样的反叛移民之间的较量。其次,探究了史密斯幻想中的解决方案,即由汤姆的包容和费利克斯的开放而实现的种族和谐。最后,指出从种族方面构建乌托邦的可能性和困境。第三章从阶级方面分析了《西北》中乌托邦的建构。本章先是揭示出因对立的意识形态造成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在以弗兰克为典型的上层阶级和像巴恩斯一样的下层阶级之间的对抗。接着,阐明了史密斯形式上的解决方案,即由西奥多拉的帮助和纳塔利的努力而达成的社会阶层流动。最后,解释了在阶级方面构建乌托邦的希望和阻碍。第四章从性别方面阐释了《西北》中乌托邦的建构。本章首先揭示了性别歧视,包括利用婚姻否定同性恋和社会性别角色的压迫。然后,分析了史密斯象征性的解决方案,即由杰登对性取向的坚持和利娅对母亲身份的拒绝而造就的性别解放。最后,探究了从性别方面构建乌托邦的希望和障碍。第五章概括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指出了构建集体乌托邦的可行性和重要性。《西北》以异质性的叙事方式描摹出与现实疏离的乌托邦,激励移民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体现出史密斯对移民的深切关怀。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明代的边防一直深受“北虏南倭”的困扰,“北虏”对明朝的威胁又远胜于“南倭”。因此,有明一代对北部边疆的经营始终是军事上的重中之重。经过与北边蒙古各部族的反复攻防,最终在明帝国漫长的北部边境线上形成了以各边镇为防御中枢的九边体系。其中,宁夏镇作为九边重镇之一,一直是西北地区防务的重要屏障,并且驻扎了大量的边防军队。后勤补给是边防的重要组成之一,因此粮饷供应作为边备的重要保障,是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我国民族众多,民族之间的往来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民族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政治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并在逐步探索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和工作方法。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北地区民族关系较为紧张,西北军政委员会为了传达中央政府及毛主席对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关心及慰问,宣传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打破民族隔阂、进一步疏通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解决长期
学位
学位
学位
儿童文学对儿童教育非常重要,可不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日常生活中,它都不及成人文学引起重视;翻译文学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责,与本土文学相比,却常常处于弱势的地位。儿童文学与翻译文学的双重边缘性预示着翻译儿童文学的边缘地位。本论文探讨的是中国儿童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数据表明,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是当下英译中国儿童文学中受到最广泛阅读和关注的作品,它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儿童青铜和葵花充满苦难却美好
写作作为语言学习的五种基本技能之一,一直被认为是衡量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达到书面语言表达的地道性和准确性是写作研究领域一直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以整体的形式存储于记忆中的程式语习得逐渐成为二语习得中的一个研究重点,因为程式语作为一个语言单位,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减少说话或写作的思考时间,实现语言的流利性、准确性以及地道性,不少研究也表明笔语程式语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
目前学界对林乐知及其翻译作品已有较多研究。然而,鲜少有学者对其译作《文学兴国策》的影响展开详细的讨论。本文以谢天振教授的译介学理论为指导,从“教育救国思想”、“晚清教育改革”及“宗教救国思想”三个方面对《文学兴国策》在晚清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从接受环境、译者身份、读者的期待视野及笔述者任廷旭四个角度分析其产生影响的原因。1896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翻译的《文学兴国策》由上海广学会出版发行。此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