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带有吡啶识别基团的蛋白质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蛋白质印迹聚合物作为抗体取代物对蛋白质(BiP与FKBP23)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第二部分是两步法分离纯化天然微量高分子量蛋白质BiP及BiP氮端序列的研究。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是免疫共沉淀法,需要先针对目标蛋白制备出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过程相对复杂并且目的蛋白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能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因而此方法只适用于研究高表达量的目标蛋白,在应用上具有局限性。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合成了一种含有随机分布的毗啶识别基团及双键锚定基团的辅助识别聚合物链(mARPCs),并以其为辅助单体,以双键修饰的聚乙烯醇大孔树脂微球为载体,以克隆蛋白质鼠BiP(mBiP)或猪FKBP23(pFKBP23)为模板分别制备了两种蛋白质印迹聚合物mPIPBiP及mPIPFKBP23。分别使用mPIPBiP和mPIPFKBP23对猪肝内质网体提取物进行吸附,通过银染及western-blot在洗脱液中同时检测到BiP和FKBP23。证明了在内质网体中BiP与FKBP23是特异性结合的。当缓冲液中[Ca2+]调节到4mmol时,在洗脱液中只检测到了BiP而没有FKBP23或只检测到了FKBP23而没有BiP,说明当[Ca2+]为4mmol,BiP与FKBP23不结合,BiP与FKBP23之间的结合受[Ca2+]调控。这与使用生物抗体的免疫共沉淀方法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由此说明蛋白质印迹聚合物可以作为抗体取代物来研究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为今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研究表明,BiP是内质网体中的Hsp70家族的成员,在进入内质网体的分泌型蛋白质和膜蛋白的折叠、贮存和转运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工作是以猪BiP蛋白为研究对象,用以克隆的mBiP为模板制备的两‘种蛋白质印迹聚合物分别对猪内质网体提取物中的BiP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洗脱液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两种蛋白质印迹聚合物所吸附的非特异性蛋白质有所不同,因此我们通过两种蛋白质印迹聚合物的串联分离纯化猪BiP,以实现对BiP的进一步纯化。此外,我们还对纯化的BiP进行了N端测序,但没有得到结果,其原因可能是天然BiP的N端被封闭或者在提取过程中被封闭。今后,我们将用质谱和Edman降解法相结合继续对BiP的N端序列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