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法与软法在区域治理中的制度协同模式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兴起,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为区域治理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在这一背景下,软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理手段兴起。在行政领域主要以府际契约、发展规划、政府间合作的规范性文件为表现形式,这种制度安排弥补了单一硬法规制在区域管理向区域治理转变中存在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弹性、现实回应性,在我国长三角区域治理的实践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同传统的硬法一起构成了区域治理的法律系统,二者的制度协同关乎区域治理的成效。  本研究结合制度经济学及协同学的相关理论,认为区域法律系统是在无序与有序的状态中不断演化的,子系统间通过协同作用实现系统在功能、空间、时间维度的有序。本研究以长三角区域为对象,对其在追求硬法与软法的制度协同时形成了何种模式进行研究,发现目前长三角区域的硬法与软法的制度协同仍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有序”,区域治理中法律系统的制度协同是一个帕累托优化的过程,硬法子系统的制度真空、制度冲突及软法子系统的制度效率低下是目前制度协同呈现出的困境,并提出制度协同的路径建议:以构建区域立法协调机制为主,以增加区域硬法资源供给为辅;尝试赋予软法制度合法性,积极完善软法相关制度建设。
其他文献
图书馆是各类文献资料汇集的地方,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图书馆对外开放已经在业界达成共识.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功能能够有效地提升公众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综合知识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工作越来越考验到政府管理者的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管理是人民
民办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顾我国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从1949年建国后至今,民办学前教育在中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