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组合推理能力发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是科学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而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绝不等同于一般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它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组合推理是指对多个变量同时进行推理,即在同一时间内对一系列不同的变量进行思考,而且能够测定一系列变量中的一个或全部变量的结果,也能测定变量的某种组合的结果。作为科学推理能力中一种重要的推理类型,学生组合推理能力的发展已成为国外学者日益关注的研究主题。但在我国,把组合推理能力发展与具体学科特别是与科学学科结合的研究还很少。因此,了解中小学生组合推理能力的现状与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了皮亚杰的《无色液体实验》和改进的《钟摆实验》两套访谈工具,运用临床访谈法在广西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广西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等一些学校的小学一年级、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和初三及初三以上年级共80名被试进行了组合推理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总的来看:(1)在完成组合推理任务时学生所进行的试验中,学生尝试试验次数增长最快的阶段均出现在三年级到五年级,而在初一年级到初三及以上年级却都呈明显负增长趋势,试验的次数甚至接近三年级到五年级水平。(2)学生提出变量的组合数目或客体(元素)的组合数目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多。(3)从一年级到初一年级,学生提出变量的组合数目或客体(元素)间的组合数目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直呈增长趋势,而在初一年级到初三及以上年级,却随着试验次数的减少反而呈明显上升趋势。(4)学生提出客体(元素)的组合数目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初一年级到初三及以上年级,而变量的组合数目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三年级到五年级。(5)试验次数的减少与组合数目的增加都是学生组合能力水平提升的表现形式。(6)各年级在组合推理能力的发展上均存在各自的认知特点和相应的认知冲突(或认知困难)。(7)从试验次数的显著变化趋势和实验访谈结果来看,初一年级是组合推理能力发展的拐点,初三及以上年级是组合推理能力发展的质的飞跃阶段。另外,在两个实验中,以被试在完成组合推理过程中所提出的组合数目为因变量,进行年级的一元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各年级之间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无色液体实验中,以被试在完成组合推理过程中所进行的试验次数为因变量,进行年级的一元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除了三年级和初三及以上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年级之间分别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在钟摆实验中,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一年级和三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五年级和初三及以上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年级之间分别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最后,本文对访谈程序,访谈结果分析等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根据研究所得到的初步结论,提出一些旨在对科学教育教学参考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不能满足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的原因,提出需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
针对目前住宅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设计、施工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质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建筑屋面的工程质量,保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古今各国的茶树都直接或间接引种于我国。而在茶的种植和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社会现象又形成了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正是拥有了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运用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怎样开发适合中西
人们要在未来社会里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是获得更多知识、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因此,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培
农民问题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影响俄国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奴制危机的加深,农民问题日益突出。自上而下地改革农奴制度,解决农
在分析混凝机理和各种混凝剂特性的基础上,用新型复合型混凝剂Ⅰ型和Ⅱ型对印染废水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一次混凝投药量为300mg/L 时,Ⅰ型和Ⅱ型对COD 去除率分别为70. 1%、
房屋登记簿是记载房屋自然状况、权利状况的重要载体,是证明房屋权利归属的重要依据,也是第三人在启动房屋交易前了解交易标的的重要参考。登记簿所记载的房屋自然状况和权利状
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金融产业发展,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在理论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同时
本文结合当代叙事学、文体学,以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重要母体——史传文学为参照,对古代笔记体小说的叙事方式,从叙事原则、叙述模式、叙述角度、叙事时间四个方面予以论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