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2018年西安体育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能够有效的代表陕西省校园足球骨干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的基本现状。经过进一步掌握之前培训活动开展的师资基本情况,讲师基本情况、培训课程内容的制定等情况,经过分析和探讨现阶段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工作开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客观的探究其中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分析产生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陕西省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工作和师资力量的分析和研究,指出现有的规模下,根据制度的不同应建立哪些必须改善的建设性意见,并且希望能够为下一阶段的五年培训工作的开展和设计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本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实际考察、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式,将西安体育学院近三年时间的四期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的815名中小学足球教师,以及四期培训班的师资、课程内容设计等培训具体内容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参与培训的教师,性别比重严重失衡、年龄比重比较合理,主要培训年龄保持在青年到中年之间,但是教师学历大部分为本科学历,少数专科,高学历教师基本没有。2.参加培训教师大多数属于非足球专项教师,足球基础薄弱,尤其缺少专业队退役队员3.培训内容的制定基本合理,实践课程、理论讲解、观摩时间的不同课时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基本覆盖了校园足球培训所必须的全部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培训内容的制定在自主发挥和实践这两方面分配的时间较少。4.通过培训,大幅度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理论认知以及活动开展等方面,不仅如此经过培训工作,还加强了个地区之间的沟通,能够有机地将不同地区之间的师资资源相统一。5.西安体育学院在开展培训工作时与以往培训模式有所不同,,将理论系统和实践部分划分为不同的小模块,在特定的时间里讲解不同方面的模块内容,使得培训活动能够在最短的周期内充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过这种形式是学员能够尽快寻找到不足,并且第一时间接受指导,这种培训方式能够大力提升学员掌握知识的速度。6.在培训前应对受训人员的基本情况有一个仔细了解,包括学员的性格、年龄、身体素质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之后的授课效果,以及决定着培训老师采取哪种方式对他们进行授课,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所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够起到理想的效果。7.要充分考虑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要尽力地弥补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状况,尽可能地缩小不同发展地区之间的差距。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在政策上对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进行倾斜,由此来促进校园足球培训事业的顺利开展。8.应该对培训进行有计划地分期,从而保证培训时间长期不中断。就足球训练而言,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单单凭借一期的训练是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培训质量的,要有长期意识,而且不同阶段的培训应该对应不同的培训任务,而且侧重的能力培养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9.对于培训课程的安排我们应该尝试转化思路,有所创新。首先得以国家对于课程的基本要求作为出发点,不可越过这些基本科目而盲目地进行课程设置。其次,要符合基层教育水平的实际情况。最后还应该对我国接受课程训练的人员组成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分析被培训的这些对象他们自身的运动素质如何,这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授,从而能够真正的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增加足球训练课程,有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来增强技能。教学氛围十分融洽,并且能够教学相长,可以充分释放我国学校教育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