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民》是《诗经·大雅·生民之什》中的第一篇,历来备受学者关注。受政治、文化、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民》篇的研究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倾向性,在字词考释、主旨辨析等方面产生了诸多分歧。因此,需要对《生民》作一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主要以《生民》篇中历代争论不休的分歧点为线索,在梳理历代《诗经》研究专著和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字词考释和诗旨辨析,继而总结《生民》的经解特征及文献价值。具体分为四章进行探讨:本文第一章为《生民》篇的成诗背景:一是揭示西周初年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上,分封制与井田制互为表里,文化上,建立与封建制度相适应的礼乐制度。二是具体分析在此背景下《生民》产生的原因,主要归根于时代要求、政治需要、文化发展等因素。第二章为《生民》的文本考释,通过对“《诗经》中日朝百家汇注”的整理,针对篇中人物、姜嫄怀孕生子、姜嫄弃子的问题进行考释,在梳理历代学者观点的同时辨析是非,从中得出最符合文本的诗旨。第三章是对《生民》在历史维度中经解特征的总结,结合时代政治、思想、学术背景,反映历代学者对《生民》的解经特点。第四章为《生民》篇的文献价值,在对《生民》具体问题的研究和历代解经特征的分析基础之上,立足于文本,从经学、文学、史学三个方面探求《生民》篇本身所包含的文献价值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在全面梳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坚持“守正”的原则,结合史实,回溯时代风貌,通过综合分析、考辨,对《生民》作一系统、全面的研究,力求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