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VP7基因修饰、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44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每年引起全世界约87万婴幼儿死亡。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对发展基因工程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如何提高VP7基因的免疫原性进行了一些探索。 首先,通过改造基因3’端,删除VP7成熟蛋白C端的1/3,利用pGEX-KG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实现了稳定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利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谷胱甘肽亲和纯化系统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可被抗轮状病毒SA11的抗体特异识别并结合。将纯化的重组抗原免疫家兔或小鼠,诱导机体产生了抗SA11病毒的中和抗体,证明原核系统表达的SA11 VP7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然后,为提高VP7基因的免疫原性,对VP7基因进行修饰。用流感病毒血凝素(influenza virus hemagglutinin)信号肽替换VP7野生型信号肽,促使VP7分泌表达;通过在分泌型VP7基因下游融合流感病毒血凝素膜锚和胞质结构域编码序列,构建了表达后可锚定于宿主细胞膜表面的VP7基因。将修饰前后的VP7基因在Hela细胞中进行表达检测,免疫荧光实验证明,VP7分泌和跨膜基因修饰达到了预期效果。把野生型、分泌型和膜锚定型VP7基因分别插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DNA疫苗。用携带三种不同形式VP7基因的DNA疫苗分别免疫小鼠,比较其免疫原性。在此基础上,用VP7 DNA疫苗和大肠杆菌表达的VP7抗原联合免疫小鼠,探讨重组抗原蛋白对VP7 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三种VP7基因DNA免疫以及和重组VP7抗原蛋白的联合免疫均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了SA11中和抗体。无论有否蛋白抗原同时使用,VP7基因分泌或跨膜修饰都未能显著增强其
其他文献
高含H2S或特高含H2S气藏越来越多投入开发利用,给油气管材带来的腐蚀问题受到极大关注。声发射(AE)是一种无损在线监测技术,具有在酸性环境下在线监测油气管材腐蚀的潜在应用
静息态(resting state)下的大脑并非是“空载”的,而是表现出自发的、有组织的、持续的神经活动,这些神经活动形成了多种静息态网络(resting-state network,RSN)。默认模式网
超声波检测中,对于小于声束截面的缺陷通常采用当量法来确定缺陷的大小.当量法对于小缺陷(一般在Ф1.2mm平底孔当量以下)测量较为准确,但对于尺寸较大的短缺陷测长误差较大,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农村的老年人口也在增加,这使得探索农村养老模式变得更为重要,传统养老模式的保障功能急剧减弱,新型养老模式百花齐放.本文根据实际调研总结出一种
本文将调查与研究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如何以民间信仰中的宗族信仰为载体,规范、引导好民间信仰,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
所谓文化的世俗化,就是指人们逐渐从上帝、神灵、鬼怪迷信等各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支配和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从人们的日常的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