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在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后,老年人特别是城市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开放的市场经济使得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从而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另一方面,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发展不健全,养老资源极度匮乏。在这一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绵阳市科学城(839地区)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生产和生活基地,常住人口约4.2万,主要由中物院的职工和家属组成。2011年,科学城辖区60岁以上人口达1万余人,占城区总人口的25%,是四川省老龄化最严重的区域。科学城办事处从2012年起全面启动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方式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经过1年多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绵阳市科学城实施居家养老试点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以及服务供给状况,寻找需求与供给间差距,为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可行性的方案和建议。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及理论研究。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回顾了以往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对研究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公共治理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第二部分,绵阳市科学城居家养老服务现状。总结绵阳市科学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思路和实施情况,对其现阶段工作成效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绵阳市科学城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深入分析绵阳市科学城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及社会因素等角度分析其成因。第四部分,改进绵阳市科学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及结论。分别从服务供给、服务人员和服务评估三个方面提出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