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临床研究:观察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实验研究:通过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实验和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检测,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S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67例来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动态随机Taves最小化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口服疏肝和胃降逆汤,每天1剂;对照组34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症状疗效、胃镜下EE分级和复发情况评价。实验研究:清洁级SD大鼠60只,体重(220±20g),先后随机抽取10只大鼠分别作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剩余所有大鼠行半幽门结扎联合责门肌切开术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但不进行手术。建模成功后将剩余有效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11只,西药组10只,中药组11只。建模1周后开始灌胃给药,西药组奥美拉唑1ml/d (1.73mg/ml),莫沙必利1ml/d(0.324mg/ml),中药组2ml/d(1.08g/ml),其余各组给与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灌胃给与各组大鼠2%葡聚糖蓝2000试剂0.5m],30分钟后处死大鼠,取食管下段组织、全胃及整个小肠。观察各组大鼠食管组织大体及镜下损伤并分级评分。通过测定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对各组大鼠胃肠动力进行评价。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空白组、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血浆Ghrelin浓度。结果临床研究:疏肝和胃降逆汤在改善临床综合症状和胃镜下粘膜损害方面与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用药的疗效相似,但对于胸痛和嗳气症状的缓解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其有效率为84.2%和91.7%,分别与对照组的47.1%和65.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远期(停药6个月后)复发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研究:中、西药组食管下段组织大体表现积分(P<0.01)及镜下病理积分(P<0.05)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较空白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西药组均能明显减少胃内色素残留(P<0.01),但二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西药组(P<0.05)和中药组(P<0.01)小肠推进比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前者促小肠推进作用更强(P<0.05),且高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Ghrelin浓度较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中药组经舒肝和胃降逆汤干预后,Ghrelin浓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但较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研究: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GERD的疗效较好,具有与莫沙必利、奥美拉唑联合用药相似的改善食管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的作用,并在改善胸痛、嗳气症状和降低远期复发率上具有优势。实验研究:中药疏肝和胃降逆汤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模型SD大鼠的食管大体及镜下表现,并有较强的促进胃排空作用,这些作用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作用相似。另在促进小肠推进方面,疏肝和胃降逆汤作用更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提示疏肝和胃降逆汤可能通过升高Ghrelin浓度来发挥EE模型大鼠促胃肠动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