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趋同视角下的中国—东盟会计问题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on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正式全面启动,这是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中国与东盟从2004年签署并实施《货物贸易协定》以来的九年间,双边进出口贸易额从2003年782.52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3628.54亿美元,增长了近四倍。目前东盟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地区和第三大进口地区。  会计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当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资本流动不断增加时,双方都需要会计这一通用的商业语言来评价资产实力、财务风险和资信状况,会计信息自然而然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而在不同会计标准下产生的会计信息差异巨大,这种差异成为国际间贸易、投资以及资本流动的巨大障碍。为了消除这种障碍就必须对两种不同标准下的会计信息进行转换,此时便产生了会计信息的转换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这就提出了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问题,国际会计的协调与趋同能够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投资领域合作紧密,但在会计领域的合作与发展相对滞后,至今中国与东盟尚未建立用于加强自由贸易区会计合作的相关组织,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这与中国—东盟快速发展的贸易与投资不相适应。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通过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的理论梳理,对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国际化程度逐一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博弈论模型分析中国与东盟会计协调与趋同,随后以云南省为例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到东盟开展跨国会计服务出口,最后本文试图寻求一种较好的区域会计合作与发展的模式。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东盟各国会计发展的介绍与总结以及引入博弈论分析中国与东盟的会计协调与趋同。
其他文献
有调查表明,约40%的患者服药方式不正确,其中包括服药姿势、用药的体位及饮水量,这些都会导致药物不能发挥疗效.rn五官科用药rn滴鼻液仰头别太过.鼻炎、过敏患者常用滴鼻液,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