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干燥是果蔬干燥方法中一种节能的方法。本文采用了一种自行研发的混联式太阳能集热果蔬干燥设备,以新疆无核白葡萄、哈密大枣和杏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无核白葡萄、哈密大枣和杏干制过程中设备进口温度、出口温度、环境温度和晾房温度的变化规律;设备进口相对湿度、出口相对湿度、环境相对湿度和晾房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无核白葡萄、哈密大枣和杏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设备出口风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无核白葡萄、哈密大枣及杏干燥的工艺流程,并对其干燥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无核白葡萄干燥的试验结果:(1)2007年9月18日至10月17日期间,设备进口平均温度相对环境温度升高18.5℃,相对自然晾房温度升高21.1℃,设备进出口平均温差为8.5℃,设备的集热效果明显,大幅度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设备进口温度>设备出口的温度>环境温度>晾房温度,环境相对湿度<设备出口相对湿度<设备进口相对湿度<晾房相对湿度,设备干燥无核白葡萄周期<环境自然晾晒周期<晾房晾晒周期。无核白葡萄的干燥周期为15d,干燥设备避免了蝇虫、灰尘的沾染,干燥质量有大幅度提高,无核白葡萄干优级品率由哈密地区平均35%提升到79.19%。果蔬干燥设备装载鲜葡萄量约3t,无核白葡萄干干燥成品约0.75t。(2)哈密地区9月的气温显著高于10月,无核白葡萄干燥的最佳时期是9月份。(3)设备进口处风速度变化趋势:测量时间内先升高后降低,温度升高,风速变大,温度降低,风速降低。(4)无核白葡萄的干燥速率曲线,反映了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的变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水分含量从77%变化到74%,为调整阶段;水分含量从74%变化到51%,为恒速阶段;水分含量从51%降到25%为降速阶段,干燥速度逐步下降,直至干燥结束。哈密大枣干燥的试验结果:(1)2008年9月11号到10月2号,哈密大枣的干燥时间为21天,设备进口温度>设备出口的温度>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设备出口相对湿度<设备进口相对湿度。(2)测量期间,设备进出口平均温差3.8℃。因为采收期相同,大枣和无核白葡萄是一同在设备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哈密大枣干制是放置于托盘中进行的,与无核白葡萄烘干时相比较,对风机导进的空气的阻力远远要小的多,所以对热空气的利用率相对较低。设备进口处风速度变化同无核白葡萄变化规律。(3)哈密大枣的干燥时间明显减短,质量大有提高。大枣的水分含量变化曲线,反映了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的变化。大枣的水分含量从64%降低至14%。干燥曲线主要分为3个阶段,水分含量从64%变化到61%,这段为调整阶段;从59%变化到48%这段主要是去除非结合水,干燥速率逐步加大;从48%降到14%为降速阶段。杏干燥的试验结果:(1)2008年6月20号到7月2号,杏的干燥时间为12天,设备进口温度>设备出口的温度>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设备出口相对湿度<设备进口相对湿度。(2)测量期间,设备进出口平均温差0.7℃。设备干燥箱里对风机导入的热风的阻力越大,对热能的利用率就越高,该设备烘干无核白葡萄的效果要优于用托盘烘干大枣和杏。设备进口处风速度变化同无核白葡萄变化规律。(3)杏的水分含量变化曲线,反映了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趋势。水分含量从鲜杏的78%降至15%。杏的干燥过程比较平缓,主要分三个阶段,水分含量从78%到75%,为干燥的调整阶段,水分含量从75%到62%干燥速率逐步稳定,62%到15%为降速阶段。本试验对混联式果蔬干燥设备进行的测试,提供了理论的依据,为设备将来在新疆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