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事件的构建与传播——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播学界对“媒介事件”的研究由来已久,大致分为两派:以施拉姆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媒介事件是媒介“有意安排”的“假事件”;而在丹尼尔·戴杨和伊莱休·卡茨专门针对媒介事件撰写的《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一书中,则呈现出另一种理解。他们将媒介事件看做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一次国家级或世界级的“大众传播的盛大节日”,并从仪式文化的角度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进行了全方位解读。   本文主要采用戴扬和卡茨的理论观点,将2012年风靡全国的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置于其研究框架中加以分析,指出《中国好声音》作为媒介事件的特征、影响力和背景。并从构建媒介事件的要素角度,以及与2005年《超级女声》的对比角度,试图揭示出《中国好声音》作为媒介事件的成功奥秘。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研究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等问题;第二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研读媒介事件理论的文献资料和《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影像资料,试图阐释将《中国好声音》看做媒介事件的原因和条件;第三部分以媒介事件的构建要素来分析《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原因之所在;第四部分将《中国好声音》与2005年同样火爆的《超级女声》进行对照比较,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演变;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好声音》事件成功构建的价值与局限。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影视创作手法的演进,科学纪录片已经逐渐从纪录片本体中脱离出来,在其叙事技巧和策略方面也表现出不同于一般纪录片的特点。美国探索频道
期刊
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政务微博总数已突破十六万,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在政府公共关系中不可忽视的平台,在党政新闻发布、政务公开以及网络问政等方面逐渐展现出独特
学位
近年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势头迅猛,国内纷纷成立了若干专业纪录片频道,国际上获奖作品层出不穷,可以说在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数量和质量上,我国都已达到了高水准,然而与其高速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体系,实现人才比较优势的战略要求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普及是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呈现出高度综合化、跨学科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