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T2mapping及T2*mapping成像定量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软骨的T2值及T2*值的改变,并探讨其与临床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49名无髋关节结构性损伤的AS患者,同时招募22名与患者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一周内的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对患者进行Bath AS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和AS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根据BASDAI评分将AS患者分为活动组和稳定组。所有受检者在西门子Magnetom Prisma 3.0T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骶髂关节常规扫描、右侧髋关节常规扫描和右侧髋关节T2mapping及T2*mapping序列扫描。对患者的骶髂关节进行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利用磁共振自身工作站后处理软件syngo.via,在髋关节T2mapping及T2*mapping的伪彩图上手动勾画关节软骨的前上区和后上区,并测量相应的T2值及T2*值,将两个亚区的均值作为相应髋关节的T2值及T2*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活动组、稳定组和对照组的髋关节软骨的T2值及T2*值是否存在差异,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每组髋关节软骨两个亚区的T2值和T2*值的差异,通过ROC曲线评估T2值及T2*值在鉴别AS患者组与对照组、活动组与稳定组、活动组与对照组、稳定组与对照组的诊断价值,结果用曲线下面积(AUC)表示,通过Z检验比较两种参数的AUC有无显著性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AS患者髋关节软骨T2值及T2*值的变化与体重指数(BMI)、起病年龄、临床病程、BASDAI评分、ASDAS评分及SPARC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包括49例AS患者,其中活动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2岁~37岁),稳定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4岁~37岁),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0岁~38岁)。活动组、稳定组和对照组的髋关节软骨的T2 值分别是(35.39±3.21)ms、(33.06±3.41)ms 和(32.47±2.54)ms,T2*值分别是(29.51±2.91)ms、(27.53±2.79)ms 和(26.30±2.35)ms,三组之间的 T2 值和 T2*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组的T2值及T2*值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0.05),稳定组的T2值及T2*值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稳定组和对照组的髋关节软骨前上区的 T2 值分别为(38.43±3.31)ms、(35.81±3.38)ms 和(35.20±2.63)ms,后上区的 T2 值分别为(32.34±3.13)ms、(30.30±3.46)ms 和(29.72±2.47)ms,前上区的 T2*值分别为(32.41±2.83)ms、(30.41±3.19)ms 和(29.34±2.48)ms,后上区的 T2*值分别为(26.59±3.00)ms、(24.65±2.42)ms 和(23.26±2.24)ms,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显示,前上区的T2值和T2*值均高于后上区(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2值及T2*值鉴别AS患者组与对照组、活动组与稳定组、活动组与对照组具有诊断价值,AUC分别为T2:0.660、0.686、0.755,T2*:0.719、0.684和0.802,鉴别稳定组与对照组时两种参数均无诊断价值。Z检验统计结果显示,鉴别AS患者组与对照组时T2值和T2*值的AUC分别为0.660和0.71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AS患者髋关节软骨的T2值及T2*值的变化和BMI无相关性(P>0.05),T2值与起病年龄、病程、CRP、ESR、BASDAI、ASDAS-CRP评分、ASDAS-ESR评分、SPARCC评分有相关性(r分别为-0.598、0.339、0.500、0.451、0.534、0.556、0.542、0.572,P均<0.05),T2*值与起病年龄、病程、CRP、ESR、BASDAI、ASDAS-CRP 评分、ASDAS-ESR 评分、SPARCC 评分有相关性(r 分别为-0.555、0.315、0.570、0.553、0.530、0.616、0.611、0.653,P均<0.05)。结论:磁共振T2mapping及T2*mapping成像可以定量反映AS患者髋关节软骨早期的分子改变,这种变化与患者的起病年龄和疾病活动度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