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关键期。其核心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总目标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基层政府作为与最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基层政权组织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服务型”政府的作用,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经济职能转变,是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创新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阐明了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及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当前美国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与我国展开贸易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显示出新旧动能转换不到位、创新要素驱动力不足的现状。加强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都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基层政府面向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县、乡镇人民,要营造利于创业创新的市场氛围,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其经济职能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然而当前推动基层政府经济职能转变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经济职能定位不准,边界模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到位,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体制机制不健全,影响市场对要素的直接配置;缺少利于创造创新的营商环境,经济创新要素驱动力不足。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基层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应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明确定位基层政府经济职能,合理指导地区经济发展;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供给质量与结构;增强体制机制活力,减少基层政府对要素的直接配置;营造开放的市场环境,鼓励群众企业创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