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湖羊睾丸发育图谱、组织结构及X染色体剂量补偿研究

来源 :苏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睾丸是雄性哺乳动物的重要生殖器官,基本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与雄性动物繁殖力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理解睾丸发育的生物学过程与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关于出生后绵羊睾丸的发育图谱、组织结构变化还未见报道。本论文以湖羊为研究对象,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了湖羊出生后7个日龄的睾丸细胞组成变化、差异基因表达、信号通路变化及生殖细胞分化轨迹,构建出湖羊睾丸发育图谱。在此基础上对出生后不同日龄湖羊睾丸的组织结构、重要激素受体表达定位、睾丸内重要细胞发育变化进行研究,并通过计算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RNA相对数量与相对表达量研究了雄性生殖细胞的X染色体剂量补偿,系统解析了出生后湖羊睾丸的发育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对出生后0 d、30 d、90 d、180 d、270 d、360 d以及540 d湖羊睾丸组织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分析:(1)不同日龄湖羊睾丸细胞类型存在差异:P0与P30湖羊睾丸组织中共有8个细胞类群,其中2个生精细胞群和6个体细胞群;P90湖羊睾丸组织中共有10个细胞类群,其中4个生精细胞群和6个体细胞群;P180到P540湖羊睾丸组织中共有13个细胞类群,其中7个生精细胞群和6个体细胞群;(2)验证DDX39A(ATP依赖RNA解旋酶)可作为湖羊睾丸初级精母细胞特异性标记、HELLS(淋巴特异性解旋酶)可作为精原干细胞特异性标记;(3)出生后不同日龄湖羊睾丸发育阶段主要信号通路并不一致,PI3K-Akt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c AMP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主要在睾丸从0 d~90 d发挥功能,与睾丸体细胞增殖发育相关。Estrogen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在90 d~180 d发挥功能,与精原细胞的分化、增殖相关。Hippo信号通路、TGF-beta信号通路在180 d~540 d发挥功能,与精子发生、成熟相关;(4)ZBTB16从30 d表达开始显著上升,抑制精原细胞分化;MYH11、NANOS3、TKTL1从90 d表达开始显著上升,MYH11参与血-睾屏障形成,NANOS3、TKTL1参与精原干细胞分化;AFF4从180 d表达开始显著上升,参与精子成熟;APOA1从30 d后表达稳定,参与精子发育;INHA从180 d开始表达显著下降,抑制精子发生与FSH分泌;(5)湖羊睾丸生殖细胞的拟时序分化轨迹,符合雄性生殖细胞从精原干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的发育顺序。2.湖羊睾丸从0 d到30 d在曲细精管内仅观察到精原细胞与支持细胞,90 d出现精母细胞,180 d出现精子,270 d、360 d、540 d生精细胞数量上升并维持稳定。曲细精管直径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30 d~180 d增长速度最快。精子的出现与曲细精管直径变化表明在180 d湖羊已经性成熟。3.FSHR、LHR主要位于睾丸支持细胞、间质细胞与精原细胞上,AR主要位于睾丸支持细胞上,在0 d~30 d高表达,30 d~180 d表达量降到最低,180 d~540d表达量稳定,共同协调参与睾丸发育与精子发生。4.Y染色体特异性性别决定转录因子-SOX9是支持细胞的标记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细胞增殖特异性标记蛋白。通过SOX9/PCNA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支持细胞在30 d到90 d快速增殖,180 d到540 d增殖停止。AMH(缪勒管激素抑制因子)是未成熟支持细胞的标记蛋白,通过SOX9/AMH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支持细胞在90 d后发育成熟;UCHL1是未分化精原细胞(undifferentiated Spermatogonia)的标记蛋白,通过UCHL1/PCNA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未分化精原细胞从0 d开始增殖,180 d增殖细胞数量增至最高,270 d、360 d、540 d增殖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VASA(Dead box protein 4)是雄性生殖细胞特异性标记,C-KIT(KIT促癌基因)是分化精原细胞的特异性标记,通过UCHL1/VASA、UCHL1/KIT免疫荧光染色证明未分化精原细胞30 d开始分化,90 d出现精母细胞。5.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胞质紧密粘连蛋白(ZO-1)是睾丸血-睾屏障的主要成分,通过β-catenin与ZO-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发现湖羊血-睾屏障在90 d未形成,180 d已形成。6.湖羊睾丸内细胞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相对RNA数量与表达量结果表明,0 d、90 d、540 d湖羊睾丸生精细胞均没有X染色体剂量补偿。
其他文献
学位
本研究通过调查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级汉语学习者阅读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基于元认知理论,将元认知策略应用于中级汉语阅读课,综合分析教学实践后的问卷调查、教学测验及学生访谈,探究元认知策略应用于中级汉语阅读课中的教学实践效果,考察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与学生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学生阅读成绩、阅读能力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与学生的汉语阅读成绩密切相关,元认知策略
固有电偶极矩(Permanent electric dipole moment,EDM)的存在既违反时间反演对称性(T),又违反空间反演对称性(P),同时根据CPT(电荷共轭、宇称和时间反演)定理,它也违反CP对称性。因此寻找EDM有助于发现新的CP破坏机制,即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物理。171 Yb原子EDM是研究核相互作用中CP破坏机制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早在20年前,人们已经提出测量171Yb原子的
内蒙古黄河流域与土默川平原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已成为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苜蓿(Medicago)不仅是一种优质的豆科牧草,更是盐碱地改良的理想草种,草原3号杂花苜蓿(M.varia Martin.cv.Caoyuan No.3)是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之一,接种根瘤菌及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苜蓿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在盐碱地的
阅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项技能课。阅读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汉语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本研究源于笔者在所在的教学单位教授初级汉语阅读课发现的问题,以探究纪录片辅助初级汉语阅读课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本研究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纪录片作为语言和文化的载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与众不同的作用,尤其是在创造展示语境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越性。将
学位
学位
随着大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肉类、奶类、乳制品类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同时我国养殖政策从追求产量和产值转向追求质量和卫生,政府、社会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牛只个体识别在食品溯源、身份鉴别、生产管理、疫苗接种、疾病防控和牲畜的所有权分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耳标等侵入式牛只个体识别方法,存在设备容易丢失、损坏、可被复制和篡改等弊端。而牛脸作为暴露在外的生物特征,生物信息显著,在非侵扰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