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虫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残留消解研究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v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呋虫胺是由日本三井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烟碱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昆虫异常兴奋,最后全身痉挛、麻痹致死。具有高效、广谱、良好的根部内吸性、低哺乳动物毒性和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为评价该药在自然条件下水稻种植体系中的残留代谢行为,本实验对50%呋虫胺在水稻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研究,为指导该药剂的合理使用,制定最高残留限量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呋虫胺在水稻植株、糙米、谷壳、土壤以及田水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其中糙米、植株、土壤用乙腈加氨水提取,谷壳采用二氯甲烷加氨水提取。经液液萃取,浓缩定容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添加水平为0.01-1.0mg/kg时,呋虫胺在水稻植株、糙米、谷壳、土壤及田水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35%-97.69%、90.11%-98.02%、87.93%-95.19%、96.85%-99.26%和86.46%-89.53%(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灵敏度均符合国际农药残留检测标准。  (2)通过在湖南省、江苏省和河北省三地进行的水稻田间试验,对50%呋虫胺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开展了研究。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50%呋虫胺在水稻不同基质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呋虫胺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湖南、江苏、河北分别为0.70d、2.69d和0.89d;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河北为3.51d,湖南和江苏未得出;田水中的降解半衰期:湖南、江苏、河北分别为1.20d、1.60d、2.07d。所有的降解半衰期均小于30 d,说明50%呋虫胺属于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结果显示,所有田间试验的糙米样品中均未有残留检出,说明50%呋虫胺在水稻上使用较安全。
其他文献
以超高效除草剂NK92825、NK94827为活性先导,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了9类63个结构新颖的含单取代嘧啶磺酰脲类化合物,7个标样或已知化合物,14个新中间体.新化合物结构经核磁、元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害虫。其中B隐种烟粉虱寄主广泛、极耐高温并具有极强的抗药性,危害最为严重。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Girault& Dod
阿维菌素(Avermectin,简称AVM)是从阿维链霉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16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多种动物寄生虫及农业害虫害螨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但该药剂易被光解而持效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ba_PWV与CAVI测定的意义.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
目的:对比分析140例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
  本文对中国蝇茧蜂亚科分类及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文章回顾了蝇茧蜂亚科的研究历史;介绍了其分类系统、形态学、生物学、生物地理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综述了蝇茧蜂亚科的分类
由葡萄座腔菌属真菌引起的桃树病理性流胶病(peach tree fungal gummosis)是桃树栽培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目前报道的葡萄座腔菌属真菌主要包括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Diplod
  龟纹瓢虫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在夏季高温季节,相对于其它捕食性瓢虫,有较强的耐热能力。对龟纹瓢虫耐热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龟纹瓢虫的广东和北京两地理种群为材料,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发热的护理,皮疹的护理,积极的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通过
世界性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对世界各地的蔬菜和花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温度是影响昆虫种群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极端温度更会对昆虫的生存、繁